河北大工匠齐恭甘当永不停歇的ldquo

他初心不改,像手中的钻头一样,找准目标一头钻进去,一钻到底;他迎战难题,不断创新、改进钻探技术,用实际行动践行“热爱、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就是河北大工匠、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水文水井钻探工、高级技师齐恭。

齐恭在工地上。

从东海之滨到大漠戈壁,从阴山北麓到淮河南岸,30年来,他与大地相拥,与泥浆为伴,为钻探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全部,为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基建贡献着力量。

他初心不改,像手中的钻头一样,找准目标一头钻进去,一钻到底;他迎战各种难题,不断创新、改进钻探技术,用实际行动践行“热爱、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他就是河北大工匠、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水文水井钻探工、高级技师齐恭。

精益求精的“熟练工”

51岁的齐恭已经在水文水井钻探行业干了30个春秋。从刚入行的“新手小白”到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再到如今的河北大工匠,他一直坚守着“择一事,钻一生”的初心,热爱、专注于钻探事业。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虽说咱们干的是地底下的活,但一定要当作天大的事来做!”几十年过去了,齐恭仍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下工地时老师傅的叮嘱。的确如此,无论是建高楼大厦,修地铁、高铁,还是开矿、采油,所有的基建工作中,地质勘探必须第一个到位。钻探数据和分析报告直接决定着后续的施工安全、效能、进度等每个环节。深知责任重于泰山,齐恭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凭着一股执著的韧劲,齐恭在行业内成长很快。没几年工夫,钻探的各种技术方法、井内管柱的加工制作和改进提升,尤其是令大多数行内人头疼的孔内事故处理、钻具打捞,还有钻孔新工艺的研发等,他都能做到得心应手。

“说通俗点,我们这个工作就是‘睁着眼,干没有眼的活’,几千米的地层深处什么也看不到,能看到的只有钻台上的各种仪表,很多时候只能靠经验判断。”齐恭说,孔内事故在钻探行业是常有的事,钻具打捞是最考验技术的活。面对各种突发考题,他总能临场发挥,交出完美的答卷。他琢磨出来的各种奇形怪状的打捞工具,总能像变戏法一样高效地把各种异形钻具从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井孔内打捞出来。

多年来,齐恭已先后在钻探方面取得16项国家专利,新获国家专利申请号6项。其中多项专利获国土资源部、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大奖。由齐恭发明创新的多项装置应用于钻探领域,其中,“地热井水位观测装置”专利被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利用在所施工地热井中,为实现全省地热资源统观统测、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地下水监测井口保护装置”专利,广泛应用在全国地下水监测孔上,替代了原设计的保护房,每眼监测井节约站房建设资金上万元。机加工车间利用齐恭的分层标多项专利加工的监测探头、扶正器等,安装在山西、河南、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基岩标、分层标上,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缩减了恢复周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齐恭获得过“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河北大工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技术能手”“国土资源部技术能手”“国土系统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当别人对他竖起大拇指夸赞时,他总是憨厚一笑,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个‘熟练工’而已。”

齐恭在施工现场忙碌着。

钻探行业的“真好汉”

“远看像个逃难的,近看像个要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钻探的!”这是钻探行里的一句自嘲。常年奋战在野外一线施工现场,经常是一身泥浆一身油。风餐露宿、四海为家是齐恭工作生活的常态。

“我理解的‘匠心’,除了热爱、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坚守。”齐恭说,钻探工是“开荒者”,很多时候在没水、没电、没信号的极端自然环境下,做地质科学探查的先行者。所以这门技术“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而齐恭就是钻探行业里的“真好汉”!

钻孔工艺的创新、事故处理技术瓶颈的突破等工作,都需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离开现场的所谓‘合理化构想’很可能是纸上谈兵。”所以齐恭的很多技术研发是在工地的临时板房里完成的。深夜,他灯下伏案绘图写方案;黎明,他现场检验新设想;傍晚,他不知疲倦地在井旁奔忙。新工艺的研发、新方法的施工、新设想的论证,让齐恭就像那永不停歇的钻头,一直转,一直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他总是与一线的年轻工友们同吃同干同加班。他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工作,错过了无数与家人团聚的时刻。而家人对他的理解与支持,更加激励他在专业上日益精进。

自国家启动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工作后,齐恭就坚守在雄安新区一线,先后负责8眼地热地质勘查孔的施工。雄安地热地质勘查孔的施工决定了雄安地热能源的应用,施工要求极高。第一眼勘查孔的施工就遇到了地层变化大,取芯钻遇硬、脆、碎地层。针对这一难题,他把地质取芯钻具的特点结合到地热大口径钻进,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了地热取芯钻具,加工了双管单动钻具和不同规格的钻头,大大提高了岩心采取率及生产效率。随后,齐恭带领团队再接再厉,在“华北地区第一地热井”D35地热勘查孔中再创辉煌,仅利用天就完成钻探成井深度米、钻孔孔底温度度、地热水流量每小时立方米,该井可单独为50万平方米建筑物供暖,被中央电视台跟踪报道。

“不畏厚土硬岩,何惧烈日狂风?最爱钻机声响,伴我直到天明。”艰苦的野外工作之余,齐恭经常这样鼓励自己和年轻的同事们。

齐恭指导年轻同事分析施工方案。

一心为公的传承者

因为钻探工作苦,当年和齐恭一起学钻探专业的30多个同学,真正走上这条道的没几个,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也不过三四个。“钻探工作对基建、开矿、采油等工作很重要,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怕年轻人的心思钻不进去,怕他们半路转行,怕他们半途而废。真怕!”齐恭说。所以他格外注重“师带徒”工作,手把手地教年轻钻探工,把自己30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心得,尤其是实战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齐恭利用地质队野外施工的特殊性,建立分机台学习机制,充分利用“齐恭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开展“师带徒”活动。丹心及时雨,桃李沁芳华,自他创办工作室以来,已经带徒20余人,其中3人走上机长岗位,6人获得高级工证书,一名同志获第二届全国地勘技能大赛河北赛区第四名,指导青年创新成果获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齐恭心里从来没有这个概念。他恨不得自己带出来的徒弟人人超越他、个个比他强。齐恭是在怀着一颗公心,为行业传承技能,为钻探事业打造精英,为国家培养人才。

后记:

饮过风,咽过沙,扛着钻杆,四海为家;攻难题,克险关,我为祖国搞钻探。

齐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