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能将地球挖穿原来后果如此严重

地球是人类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家园,对于这个家园,人类真正有足够的了解还是在人类走进科技发展的道路之后。人类依靠科技,有了发达的交通工具,可以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深入深海中探索,同样也可以走出地球探索宇宙。

那么人类对我们的地球真的完全了解了吗?当然没有,事实上人类对地球了解最多的还是地表,其次是是海洋,事实上深海的很多秘密我们仍然不了解。最后是地球内部,这也是人类最难探测了解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地球其实是一个球体,人类以及大部分的地球生物都生活在这个球体的表面,而我们的脚下则是神秘的地底。想要探索地球内部的情况,最直接暴力而且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挖穿地球,只要将地球一直挖到地心深处甚至挖穿地球,那地球内部结构以及其它的很多事物都可以得到破解。

可惜,人类想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前苏联科学家曾执行过一项伟大的地底钻探项目,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项目,它就是科拉超深钻孔实验,经过20多年的钻探,最深处达到了米。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已经非常深了,可事实上它连地球三层结构中最外层的地壳还没有破。而地壳只是地球内部三层结构中最薄的一层。

虽然这个项目最后停上了,但是科学家对研究探索地球内部的热情丝毫没有减,而且随着近年来更加先进的地震波探测能力,发现地球内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神秘,曾经科学家通过地震波探测,发现地下存在着两座巨大的“山峰”它们的高度远超过地表的珠峰,地底内部的这两座山峰到底是什么,现在还不知道。

这个时候,又有人提出了曾经有人脑洞大开的一个设想:将地球控穿,以此来探索地球内部的情况。这样的事情你认为可能吗?将地球挖穿一个关键的技术要求,就是必须要有耐高温的钻头材料,能够承受到地球内部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

对于耐高温这一点,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研究出耐度以上高温的材料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解决了耐高温材料的问题,将地球挖穿是没有完全有可能的。可是科学家却告诉我们,即使人类未来的科技能够做到将地球挖穿,我们也不能够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称将地球挖穿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将地球毁灭。现在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情况主要是依靠地震波,可是地震波的探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地震波对地球内部有皮毛的了解,真正的具体情况只有亲眼看到才能够明白。

可如果真将地球挖穿,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地球内部是一个密封的高温高压环境,有着许多高温液态物质,并且有超高的气压。一旦地球被挖穿,相当于在一个密封的氧气瓶上开一个孔,结果相信大家可以想象得出来。地球内部的液态高温物质会在高压的作用下,从被人类挖掘的缺口处汹涌喷发出来,其高度有可能达到大气层。

这种情况可比火山喷发厉害了不知多少倍,喷发而出的高温物质将大气点燃,全球到处是火灾,大气中的缺氧也在不断消耗。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地球生命会慢慢缺氧而死,虽然人类有科技的手段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可如果不能将岩浆喷射的问题解决,不能将全球的大火扑灭,最终的结果也会和其它生命一样。

即使人类依靠强大的科技将喷发而出的高温物质解决了,可是由于地球被挖穿了一个口,在地球这个密封的球体上前后洞察一个口,内部的高压泄露,会影响地球的质量,而地球质量的改变意味着引力的改变,地球有可能将脱离现在的轨道,这才是对地球最致命的危险。

一旦地球脱离或偏移了现在的轨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可能引起太阳系其它行星轨道的轻微改变,尤其是距地球较近的几颗行星。要知道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轨道是在数十亿年的岁月里,逐渐调节形成的,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平衡状态,正常情况下,几十亿年轨道数据都不会有所改变。

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地球周围各行星的轨道发生偏移调整,那带动的有可能是整个太阳系的引力系统大调整,这个时候地球跟天体撞击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被小行星撞击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地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和其它行星发生微小的摩擦碰撞,都有可能给地球生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如果运气非常不好,和其它行星来个正面碰撞,那可真会要了地球的命,被撞击得四分五裂都有可能。由此可见,将地球挖穿这样的事情绝对是疯子的行为,如果未来真有技术可以做到了,我们也应该将这样的想法抛开,想要研究探索地球内部的情况,还是需要通过其它的技术和方法。

当然,如果人类有了将地球挖穿的技术和实力之后,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意义还是巨大的。虽然我们不能够将地球挖穿,但是我们可以去挖穿其它的星球,比如金星,火星等。可能不同的岩质行星,它们内部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相似之处还是会非常高的。

如果我们挖穿火星,了解了火星的内部结构和构成,那么对于地球内部的情况也将会有更多的了解,有可能地球的内部结构跟火星的非常相似,至少在很多的方面,岩质行星的内部都差不多,研究其它星球的内部结构和构成,同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