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我们介绍了琢磨的工艺特点之后,这一期我们来说说“钻孔”。
与台式砣具不同,我们把主要依靠手持旋杆并使其转动,旋杆前端加沙、加水或有砣头的工具称为钻杆式砣具。
钻孔与钻杆式砣具的使用是治玉工具发展的另一体系。
距今约七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上就存在着钻孔,这些孔是由柱状器旋转加工的。
距今五千年以上的红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菘泽文化遗址、凌家滩新石器遗址都出土有较多的玉器,这些玉器的大多数是有孔玉器。
通过分析可以认为,这些孔洞的制造使用了空心或实心的钻杆式砣具。
钻孔的种类主要有哪几种?
钻孔的目的多用于佩饰或镂空的用途,在工序上属于较前期的作业,孔钻好了,接下来的工序才得以进行。
玉器工艺上钻孔的“钻头”,可分为空心的“管钻”与实心的“桯钻”两种,所钻出來的孔明显不同。
一、单锥度孔:指钻孔后形成一端孔径大,一端孔径小的锥度孔(古玉界称之为“喇叭孔”或“马蹄眼”),有锥度的孔常是实心钻所钻成的。
二、双锥度孔:指钻孔后形成两端孔径大,中间孔径小的双锥度孔。
一般多用“对穿”所造成,红山文化很多有斜角约90度的对穿孔,古玉界称之为“象鼻穿”。
三、单圆孔:指钻孔后形成了孔径大小一致的圆孔。直圆孔则大部分是“管钻”所钻成的。
四、双圆孔:指由两端钻孔对穿后,形成孔径大小一致,但中心线非同心圆的双圆孔,对穿处常形成有“台阶”的现象。
五、绞孔或搪孔:钻孔后于孔壁上作提高精密度或抛光的处理。
钻杆式砣具的砣头,或称之钻头主要为实心柱与空心柱两种形式。
实心砣头加工玉器时钻头易被磨损,主要也是通过解玉砂的研磨才能打孔,所以每次研磨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钻头,加入砂子,这样的研磨就会在孔壁留下台阶痕,而那些留有螺旋的琢磨痕一定是现代的钻头留下的,因为它是将砂石粘在钻头上琢磨的。
钻孔的直径随着钻孔的深入而变小,在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很多玉器上,存在着直径变化很大的钻孔,应是由实心钻加工的。
空心砣头被人们称为管钻,它的形状为直管式,因为随着钻孔的深入,钻头不是被磨细而只是被磨短。
用管钻加工出来的礼别,孔壁般比较平直。
新石器文化玉器中存在着较多直壁孔洞,说明使用了管形钻钻孔。
从孔洞的加工情况来看,钻杆式砣具的钻杆结构存在着非固定式钻杆与固定式钻杆两种形式。非固定式钻杆应是钻杆与一根横杆配合,横杆西端结绳,将绳缠绕于钻杆,拉动横杆,钻杆即可转动,《玉作图说》“打眼”一图表示的即是。
另外,至二十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直流行有铜陶、瓷器一行,锔者钻孔时亦将钻杆与横杆结合,根杆两端与钻杆顶端连绳,下压横杆便可使钻杆转动,相信这方式亦是古老钻孔方式的延续。
钻杆式砣具使用的另一种情况是将钻杆固定,加工的玉料也相对固定,工作时或器物转动,或钻杆转动。
邓聪先生称此类砣具中的种管钻为“管钻辅轳机械”,认为它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了。
钻杆式砣具不仅用于钻孔,而且用于玉器的成型与上花,在历代玉器中都有所表现,尤引人注意的是新石器时代、宋、明时期以及清代的玉器加工。
新石器时代钻杆式工具的使用主要见于钻孔,管状玉器及部分环状玉器的成型,一些人物、动物图案的眼部处理。
宋至明代钻杆式砣具的使用情况是这一时期玉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宋、辽时期的玉器镂雕工艺出现了重大发展,一改传统的镂雕以平面穿透为主的透雕工艺,出现了较多的立体镂雕及多层次的平面镂雕作品。
这些作品的镂雕大量使用了钻头式砣具,作品上往往留有使用管形钻的圈形痕和使用实心钻的坑形痕,尤其是辽、金、元代作品中,实心钻的使用更加明显。
辽宁省喀左县出土的辽代玉飞天、北京丰台鸟古伦墓出土荷叶龟带饰、上海任氏墓出土的元代玉炉顶,都带有柱形钻头使用的痕迹。
这些柱形钻的钻杆,是固定的机械式还是随意的横拉式,从小件玉件的琢制上难以得出结论,但北海团城所存蒙元时期制造的渎山大玉海,其形巨大,是不便置于凳机上琢制的。
玉海四面的花纹,应是用手工的、柱形杆式砣具砣制的。
一般来看,这一时期柱式砣具所制作品钻痕明显,花纹略显粗放。
清代宫廷制造了较多的大件玉器陈设,尤以大玉山、大玉瓮最为明显,如大禹治水玉山、寿山、福海及会昌九老等玉器,重量皆有数千公斤。
这种玉器的加工,置于传统的凳几式砣机上是无法完成的,其局部图案的加工,一定要使用较为灵活的手持柱式砣杆砣具加工。
这些宫廷大件玉陈设上的图案琢制得都比较精致,很少留有坑状或环状砣痕,达到了人工动力柱杆式砣具工艺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