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井钻井周期.5天
较设计提前43.5天
平均机械钻速4.58米/小时
较设计提高62.98%
台月效率.35米/台月
创川西海相深井钻井周期最短
单只PDC钻头进尺最高
台月效率最高
机械钻速最快等7项纪录!
有着64年改革发展历程的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重庆钻井分公司,在彭州海相深井钻井提速中树起了标杆,为“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圆满收官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4日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刘宏斌到重庆钻井分公司XN井队施工的彭州6平台调研,在听取了彭州6-2D、彭州6-4D两口井的成本指标控制汇报后,刘宏斌对井队的效益施工给与了充分肯定。
6月20日
彭州6-2D井钻至井深米完钻,全井钻井周期.5天,较设计提前43.5天,平均机械钻速4.58米/小时,较设计提高62.98%,台月效率.35米/台月,创川西海相深井钻井周期最短、单只PDC钻头进尺最高、台月效率最高、机械钻速最快等7项纪录。
技术攻关破难题
彭州6-2D井以雷口坡四段为目的层,对川西海相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井一开千佛岩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二开小井眼、大位移、裸眼段长达米,加之裂缝发育、喷漏同层,井控风险极高。
在施工中,井队与公司技术部门人员一起,会同钻头厂家调研邻井资料,分析地层岩性和出井钻头磨损情况,优选钻头类型和钻井工艺。采用了“PDC钻头+高效螺杆”复合钻井工艺、旋转导向钻井,创新使用了混合钻头等。同时参照邻井资料,合理选用泥浆密度,精心调整泥浆性能,确保了井下安全。
该井一开井段单只钻头进尺高达米,创彭州海相鸭子河构造单只PDC钻头进尺最高纪录;须四井段单趟进尺米,仅用一趟钻就钻穿了须四段;须三井段日最高进尺米。
“这口井的确比较难打,不确定因素很多,调研邻井资料,均不同程度存在井漏、卡钻等情况,井眼轨迹也不好控制,吊打都要起井斜……”该井队钻井工程师葛和生这样说道。他还说要把这口井总结好,在钻头选型和钻具组合上还有优化空间,争取能在天内干完一口井。
优质施工提效率
“要对标先进,精心组织,把该平台打造成公司乃至西南工程的标杆……”该公司经理张俊波在现场调研时,对井队寄予了殷切希望。
深井施工,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管控住异常,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井队长朱传云告诉我们,在该井的施工中,井队坚持公司技术一盘棋思路,严格执行施工方案,通过班前班后会、技术碰头会、大班交底会,定人定岗落实各项措施,同时细化倒排工期计划,按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各工序间无缝衔接。
针对该井二开裸眼井段长、施工难度大,须家河、小塘子砂岩页岩互层易垮塌等施工难题,井队在努力提高机械钻速的同时,提高泥浆封堵和抑制性、润滑性,有效避免了井壁失稳。
针对该井须家河、小塘子裂缝气层多、海相硫化氢含量高、井控风险大等施工难题,井队在加强井控设备的日常保养、加强人员空呼佩戴练习和防硫化氢应急演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地质录井预测和实时分析,先后下入3趟常规钻具组合,平稳穿过良好的油气显示层及漏层。
在日常的施工中,井队还严把操作关,优选钻井参数,加强井内异常判断,做好防塌、防卡和防漏等工作。在关键环节和重点工序,公司派专家驻井把关,保证了该井的安全施工、高效施工。
队伍建设增活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打好井、创效益,必须锤炼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队伍。
井队从员工技能提升基础工作抓起,把岗位练兵融入到日常施工的全过程,开展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规程规范的经常性培训。实施传帮带“三步工作法”,让一批技术骨干和党员先后与32名新员工签订师带徒协议书;按照“培训不离岗,课堂在现场”培训模式,组织班组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大大缓解了一线操作人员技能短缺矛盾,提升了全员素质和劳动效率。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该公司党委书记李光辉在现场调研时要求,要充分运用“三联系三服务三评议”工作载体,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服务生产经营,助推优质工程。
井队支部致力于从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动员、单井单项目全过程管理等方面融入,推广应用的时段管理细则和交叉作业法,充分挖掘各施工环节中的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辅助作业时间,环环相扣进行立体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签订《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党员的身份、目标、承诺亮出来,把业绩摆出来,营造了党员带头创优、群众跟进争优的浓郁氛围。实行党员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带头挂牌承包,每日坚持对当班作业风险进行集中排查分析,并定专人跟踪落实,确保该井无一例井下复杂情况和地面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带头深入班组宣传防疫知识、疏导员工心理情节,确保了队伍和谐稳定。
供稿:谭建光罗卫东陈曦李洪
供稿单位:西南石油工程公司
原标题:《7项纪录!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在彭州海相树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