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万物都可纪录片。码农有,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的“脱发”的张东升也有,属于他们的生活和纪录片。一切从头开始,这个时代审美挺无情,秃顶和啤酒肚、肥胖等一起跻身颜值焦虑行列。“一个脱发题材,做着做着,头竟然真的要秃了。”热播纪录片《秃然发生》以“男性脱发”这一社会议题,戳中网友。画外音凸显的女性视角,男记者在其中既是脱发的当事人,同时也是纪录片的创作者,去寻访全国各地备受脱发困扰的男发友们,和它背后的产业,更探讨在社会观念裹挟下的自我认知。
受脱发折磨者,甚至要父母致歉
该纪录片一共8集,每集仅7-15分钟,讲一个主题,饱受脱发困扰的媒体人走出去,和与头发有关的人聊天,见识了各种帮助掩盖头发真相的计策,学习了正经和不正经的各种知识。
片子一开头入镜的就是一瓶吓人的鼠仔酒。眼睛还没睁开,毛还没长出来的老鼠仔泡在酒里,据说是治疗脱发的偏方,有促进毛发生长的神奇功效。“渴欲的背后,隐藏着痛苦。”第一集里接受采访的脱发人士,不是戴着帽子和口罩,就是面部打马赛克,声音经过变声。他们既要表达痛感,又要用各种办法隐藏在灰暗处。对年轻人来说,脱发影响颜值,甚至危及恋爱自由。25岁袁先生,19岁开始脱发,他说自己在脱发这件事情上,没有那么豁达的态度。31岁史先生,将脱发归之于家族遗传,郁闷到想让爸妈给自己道个歉。24岁小柏,大二开始脱发,害怕被暗恋的姑娘凝视头顶,鼓起勇气表白后,对方说,“你心里有点数”。片子的气质既痛点十足,又有点自嘲的欢乐,有网友就留言,“第一次看纪录片有种追剧的快感”。
戴假发、植发背后的“头发焦虑”
在年的卫健委报告中显示,我国目前有2.5亿人被脱发困扰,其中男性约1.6亿,片子聚焦的就是这群人。你大概想象不到,这个话题能延展到这么多人,比如脱发的大学老师辞职、离婚后,以做假发为职业;还有在视频中勇敢展现地中海发型的搞笑Up主李闪光,他处于一种临界的状态,看起来很活泼、很坦然。他们认为,头发毁了自己一辈子,被人们在外形上界定为猥琐,被人说成是《魔戒指》里的咕噜,戴上假发后找到自信。但假发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吗?自嘲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戴假发像穿衣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
拒绝假发这种“假象”的人们,尝试通过植发来找到自信。说交通的谭sir现身节目,为自认头发影响公信力的主持人解惑,但谭sir也植发了。28岁洪洞县男青年张建宏因为头发问题屡次相亲失败,被植发机构相中后头发被拯救了。头发长出来之后,真的迎来恋爱,也经历了失恋的痛苦,但他仍对恋爱抱以希望。接受采访和咨询的医生也接受植发了,只是效果还不够明显。
水太深!植发培训、数毛囊维权
医院的咨询师还信誓旦旦地说:“植完发,再做个眉毛,年轻五岁没有问题。”但植发也不是万全之策,也有从业者也曝光毛囊是不可再生资源,即使成功种植,也需长期用药维持,不然头发该掉还得掉。没有一种方式一劳永逸。这个行业水也很深。片中卧底经历更为惊悚,“植发速成班”元,承诺三天包教包会,学了一天就练习取真人毛囊,19个学员每天在患者身上扎两针。主持人很自责,“我取了钻头,努力了接近3分钟,哆哆嗦嗦地,终于取了1个毛囊。”哎想想就疼!接下来现场买产品和机器,就要去开拓下沉市场。令人担忧的是,不规范培训出来的从业者有多少进入行业之中。
片中披露行业里一个很大的猫腻是,因为觉得没人会去数毛囊,因此患者花钱买的和真正植的数,很可能是一笔糊涂账,比如单位种。真有人数了毛囊去打维权官司,但是因为取证困难,当地没有第三方机构可以做鉴定,给整形美容协会、区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区卫健委,区卫生监督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等打电话一圈打下来,事情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官司输了不止一回,还要继续打。对毛囊执着的朱志彬表示,“毛囊单位,数了之后只有多,更发现从自己头上取下来的毛囊被浪费了,那种心疼和气愤,只有掉头发的人才能体会。”
引入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