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本报讯(记者丁欢通讯员曹祥魁叶飞)精准定位、地面钻孔、抓取电杆、植入电杆……11月2日9时,开发区·铁山区四棵卫生院门口,在不需要地面工作人员的帮扶下,一根电杆在一辆黄色机械的操作下,仅用7分23秒就稳稳竖立了起来,为10千伏四棵线配网工程升级改造赢得了时间。
实现立杆如此迅速的“神器”,是黄石供电公司的配网机械化施工一体机。该机配有一个特制钻头装置和一支灵活的机械臂,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帮助下,一体机内的操作人员通过面前的平板进行相互协作,可高效完成电杆组立的全部施工工序,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随着四棵卫生院和福利院相继扩建,加上周边小区入住率增加,供电负荷不断攀升。”据黄石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谈继东介绍,为了满足该区域用电需求,计划在11月10日前将电杆全部立好,同时还要换上线径更粗的电线。
据了解,目前在开阔地带一般采用吊车立杆,在环境受限的山地、泥田等场地还会通过搭建金属三角架抱杆进行起吊立杆,两种方式都需要人工开挖基础和配合,立一根电杆至少需要4个小时,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配网机械化施工一体机被派上了用场。螺旋式钻头快速转动,2分钟完成了3米深的打孔。机械臂来回摆动,3分钟稳稳抓住了电杆,1分多钟就将电杆垂直入孔,再经过一系列土方回填、地面夯实,一根电杆7分多钟就完成了施工。
“最后4根电杆会在今天上午立完,加上放线架线,整个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7天。”谈继东介绍,该一体机除了在平整坚实地面上以轮胎式进行行驶,切换成履带式底盘还可在坑洼泥泞地带作业,适用场景广,基本能满足所有常见地形立杆施工要求。
据悉,这是湖北电网首次采用配网机械化施工一体机进行施工立杆。近年来,黄石供电公司将配电网施工转型作为服务用电“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采用机械化、数字化施工等技术,让配网升级、线路迁改和用户报装等工作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