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古人的方法钻木取火怎么这么难呀原来

“钻木取火”来源于远古时期一个传说,燧人氏从鸟类啄燧木出现火花而获得灵感,便取下燧木枝,用钻头手工旋转获取火源,从此人们便掌握了生火的技能,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把燧人氏奉若神明,位居“三皇之首”。

这毕竟是神话传说,但从出土的一些古人类遗迹来看,古人,准确的说是十几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的确是应用到了“钻木取火”的技术。后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火种获取以及保存的便利,古人又逐渐发明了火镰、打火石、火棉等引火方法以及配套的材料,再后来又发明了铜镜聚焦、火药、火柴、打火机等,用火技术进一步提升,可以随用随取,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火镰

现代一些人为了感受古人的某些生活方式或者体验生活的艰辛,选择了用“钻木取火”进行实践以及相应教育,结果只有有极少数成功,很多即使手上磨出了泡,连烟都没有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主要还是方法不对。

首先是木头的选择。必须选用非常干燥且木制不太坚硬的木材,在符合这两个条件下,在一年四季最好选用不同类型的,比如春季用榆树和柳树、夏季用杏树和枣树、秋季用柞树、冬季用槐树等,最容易通过钻木发出热量。

第二是钻头的选择。现在有人用较长的石制或者铁质作为钻头,认为这比较坚硬易于旋转,实际上不可行,因为无论是石头或者金属,导热性好、热量容易传递和散失。应该选用干燥且非常坚硬的木条来做钻头,比如细竹竿、矮灌木条等等。

第三是助燃材料的选择。要在取火木材基座下面和周围去上一些松软、易燃的物质作为“助燃剂”,比如碎木屑、干草、干树叶、棉絮等,只要有点火星,就比较容易燃烧起来。

第四是”加速”材料的选择。这个加速,其实是降低双手负担的一个辅助措施,是古人后来改进的一种方法,即使用柔软并带有一定弹性的物体,来缠绕在钻头上,两端固定在与钻头垂直的木片上,利用“加速”材料,辅助手力时钻头旋转。现在,我们可以用橡皮筋、橡胶条等代替。

除了以上方法处理不当以外,现代人对火的使用基本完全依靠火柴或者打火机,动手能力、体力、耐性等和古人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难以“钻木取火”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