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刚石钻头的镀液配方是什么配方中各成

1、电镀金刚石钻头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是什么?

电镀金刚石钻头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

2、电镀金刚石钻头镀液配方中各成分起什么作用?

电镀液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1)硫酸镍和硫酸钴是电镀液的主盐。硫酸镍的溶解度大,纯度高,价格低廉,因而被广泛使用。镍盐的含量变化范围一般为~g/L,镍盐含量低时,电镀液的分散能力好,镀层结晶细致,但沉积速度慢。提高镍盐含量,可加快沉积速度。电镀过程中,钴盐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为保持合金成分稳定,应定时补充硫酸钴。

(2)氯化钠。氯离子为阳极活化剂,溶液中若不加氯离子或氯离子不足时,容易产生阳极钝化。阳极钝化对电镀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在阳极钝化时,镍阳极的颜色由浅色变成棕色或深色,同时,镍的溶解电位增高。棕色的氧化镍膜使镍阳极不再溶解。

(3)硼酸。作用是稳定镀液的pH值,是一种缓冲剂。硼酸的含量达到30g/L以上时,其缓冲剂作用才比较明显,通常保持在30~40g/L范围。

(4)糖精。它能使镀层产生压应力(舒张应力),抵消镀层本身存在的拉应力(收缩应力),提高镀层的致密性与光亮度。其用量控制在使镀层有少许压应力,一般情况下,用量为0.8g/L为宜。糖精可以提高镀层的硬度。

(5)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润湿剂或针孔防止剂。它能改变阴极表面润湿性,使氢气不易吸附在电极表面上,从而减少或消除针孔的发生,提高镀层硬度,也增加了镀层的脆性,用量一般为0.05~0.15g/L。

(6)氯化氨。其作用是改变镀层的晶相结构,使沉积金属镍发生晶格扭曲,从而提高镀层硬度,也增加镀层的脆性,用量一般不超过10g/L。

3、电镀金刚石钻头如何进行钢体的镀前处理?

镀前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镀层与钢体的结合强度。首先,要用砂布磨去棱边处的毛刺,然后按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认真处理。

绝缘方法:在钢体内部表面涂上硝基磁漆2~3遍,或用薄橡胶板卷成圆筒塞入内径,橡胶板的外表面紧紧贴住钢体表面,达到绝缘的目的。钢体外表面不镀部分用绝缘带包扎,但导线可包扎进去,水口处用水口塞堵住。

4、电镀金刚石钻头电镀规范和操作是怎样的?

(1)pH值:一般控制在4.0~4.6之间,pH值很低时,镍不能沉淀,在阴极上只析出氢气。

(2)温度:普通镀镍钴合金层,温度在20~30℃范围。快速镀镍温度较高,在40~60℃之间。

(3)电流密度:在电镀过程中所采用的电流密度与电镀液组成、温度和搅拌强度有关。根据工艺要求而定,普通镀镍合金层,一般为0.5~1.5A/dm2。

(4)电镀操作。将经过处理的钻头钢体带电入槽,用大于正常值2~3倍的电流进行冲击镀,时间2~3min,然后用正常电流进行空镀30min至1h。空镀之后,开始上砂。上砂的方法有一次上砂法和侧面多次上砂法。

5、电镀金刚石钻头如何配制电镀液?

(1)将计算的硫酸镍、硫酸钴、氯化钠等用热蒸熘水溶解后倒入槽内。

(2)在另一容器内,将硼酸用较热的水溶解后倒入槽内,搅拌均匀。若镀液中不溶性杂质较多,则应过滤镀液。

(3)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般先用少量水将其调成糊状,再加倍以上的沸水溶解,并最好煮沸一段时间,澄清后趁热在搅拌下加入镀液中,加水至规定体积。

(4)分析并调整镀液成分

在电镀过程中,硫酸钴的含量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十二烷基硫酸钠也会消耗,因此,要定期补充。

参考资料:

1、郑州千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