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中国海洋石油的世纪逆袭,从落后1

01世纪之辩

年1月25日,纽约的《美洲华侨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对不久前中日签订的石油合作勘探协议进行了一次由内至外的剖析。

文章的作者魏宗国在文中写到:“根据中日合作协议,中方与日方的报酬比例为1:1.35,而国际上的惯例通常为4:1,在这个报酬比例之下,合同才签订十几天,日本就已经将投资的7亿美元连本带利赚了回来”。

文末,作者还不忘预言:15年合同期内,中国将损失亿美金。

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迈出了海洋石油工业的第一步,但自主设备老旧、专业技术落后,不足以支持在南海和外海地区的石油勘探与开采工作,严重制约了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石油工业部的领导们带领着海洋石油走向了一条对外开放的道路,先后与法国、日本等国家签订协议,引进专业设备、技术对南海与渤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进行合作开发。

《华侨日报》的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点颇为微妙,彼时石油工业部的对外开放策略正因渤海2号翻沉事故而饱受质疑,魏宗国的出现成了为这些言论紧密联结的绳索,他们将矛头一致对准了石油工业部,称其与日本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卖国主义。

舆论场上的叨叨扰扰最终还是上了台面,魏宗国的文章在经过层层上报后,被摆在了总设计师邓老的面前,邓老在看完后做出了如下批示:请你们约集一批专家,好好论证一下。

年3月2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论证会在石油部会议室召开,与会单位有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计委、经委、建委、科委、地质部、财政部、外交部、国家海洋局、中国银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4个国家部委与媒体机构,会议邀请了60名律法、经济、能源、税务、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这场论证会将关系到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开放的前途与命运,假使路线未能被确认,那么海油人从到的25年里,付出的所有汗血与泪水,或许将被历史否定。

无论是对于石油工业部还是中国的海洋石油工业来说,这都是一场不容后退的论证。

02油苗初现

莺歌海,位于海南岛西南一隅,这里是中国海洋石油的发祥地。

年,当地驻军的电影队时常会外出给周边村民放映电影,在放到苏联电影《海上库巴》时,人群出现了骚动。

“这不就是咋莺歌海附近的东西吗?”指着电影中不断冒出海面的石油气泡,村民们高声喊道,这一消息很快被报告给了当地政府,消息一层层往上递,最终递到了石油部的桌案上。

接到报告的石油部领导喜出望外,他们急于弄清莺歌海石油气泡的真伪与地质情况,但当时国内的石油地质勘探只局限于陆地,海上勘探尚无经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最终在京城学习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师马继祥接过这个担子。

年3月,马继祥南下,在经过火车、轮渡、客车的辗转之后,他来到了消息的报告地:莺歌海盐场筹建处。

坐着盐场租来的小木船,马继祥开始寻找村民们报告的石油气泡,刚出海1公里,马继祥就有了收获,海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膜,乒乓球大小的气泡正成串成串的从海水深处往外冒。

用排水取样法从眼前的油膜带中取了三瓶气样,马继祥点燃了其中一瓶,瓶口立即腾起了一簇蓝色火焰,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当即判断出这是从海底岩石裂缝中冒出的油气苗。

油气苗,是一种勘探术语,他通常是指地下油气沿地表断层流到地表的迹象,马继祥的发现意味着当地很有可能蕴含着石油矿藏,但想要证明这一猜想,仅仅只是油气苗还不够,必须找到含油岩石样本,可在茫茫大海中,想要采集岩样,必须下潜到海底,这可愁坏了马继祥。

幸运的是,当时海军某部领导正巧在莺歌海周围视察工作,面对马继祥的求助,领导非常爽快的给予了支持,调来7位潜水员协助马继祥开展调查工作。

年4月21日,马继祥和海军潜水员们乘船来到了油苗地,通过铁锤、凿子从海底撬上了几块岩石样本,碎石呈茶黄色,有很浓的汽油味,经过滴液实验后,马继祥举着岩样惊喜的喊道:这就是我们要找到含油砂岩!

霎时间,小小的木船上爆发出了一阵“找到了、找到了”的欢呼声。

伴随着这些声音,中国海洋石油工业60多年的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03憾别南海

马继祥深入南海调查的同时,莺歌海周边渔民的报矿热情被彻底激发了起来,到年,广东沿海各地上报的油气苗矿点达50余处,其中莺歌海附近就有30余处。

这些消息引起了当时广东省省长陈郁的注意,他马上就向石油部请派调查组,对群众报告的油苗矿点进行全面勘探。

调查组南下到达广东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前往粤西的油苗矿点调查,一路直奔莺歌海。9个月后调查组带着调查结果汇报了两件事:

粤西的雷州半岛至海南岛北部,是一个新生界沉积盆地;

海南的莺歌海西南海域,有着另一个巨大的沉积盆地;

调查组的报告最终得到了苏联地质专家那尔斯基的认可,他断言:波斯湾和墨西哥湾是两个“石油极”,中国南海将会是另一个石油极。

这句话在今天已经得到了验证,粤西的新生界沉积盆地预估的石油资源约为40亿吨,天然气资源6.4万亿立方米,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的北部湾,坐落于此。

而南海则更为夸张,根据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整个南海盆地群的石油资源约为亿-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天然气约为16万亿立方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只知道这片海底下有油,至于油矿的具体位置有多深、储量有多少,都是无从得知的。

当时的石油人普遍接受的都是“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油田思维,带着石油工人的荣耀与无畏,中国历史上第一口海上油井:英冲井1号开工了。

海上开井,对于一直以来在陆地工作的石油工人们来说,还是头一回,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尽量参考陆上钻井经验,英冲井1号是在莺歌海附近水深15米处打成,采用的是陆上常用的三角井架与冲击钻,钻头打到26.28米就出了油。

海上钻井没经验,海上采油也同样没经验,看着不断从海底冒出的石油,工人们没办法,只好用绳子系紧罐头在海上捞,就像从水井里打水一样,就这样捞了一个月,工人们硬是捞上来公斤的原油。

英冲井1号的成功让工人们欣喜异常,他们很快便钻开了英冲2井,正当石油部想将这种势头延续下去之时,美越战争局势升级,美国的飞机、军舰经常在海南岛西部干扰,石油部无奈之下只能暂停在南海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

刚刚迈开第一步的石油工人们,就这样带着遗憾告别了南海。

同样憾别南海的,还有广东省省长陈郁。

陈郁对中国海上石油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第一口海上油井英冲1号,就是架设在广州水运局租来的方驳船上,为了方便调查组早期在海南勘探工作的展开,广东石油局专门配备了半数以上的干部为调查组协调关系。

广东之所以如此支持调查组在海南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省长陈郁,陈郁曾是我国燃料工业部的第一任部长,过往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能源非常的敏感,尤其是在调任广东省省长后,他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了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陈郁在任内一直积极推动广东和南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他曾不止一次找到石油部请求支援开发南海地区的石油资源,可惜的是,美越局势恶化后,南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被迫转向渤海湾。

不甘就此放弃的广东组织起了一支近0人的勘探队伍,开始在陆上找油,遗憾的是,勘探队带着钻机钻遍了整个茂名盆地和雷州半岛,仍然没能找到石油的踪影。

年3月21日,陈郁在广州病逝,这个为新中国能源和经济操心了大半辈子的革命先驱,带着广东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油的遗愿,离开了。

这就是中国石油自陆地向海洋迈出的第一步,仅仅只是一步,就耗费了10年的光景,海洋石油人带着无畏的石油精神和对海洋的无限憧憬,走的万分艰难,走的万分坚定。

无论如何,这第一步,终归是迈开了。

04渤海跃进!

如果说莺海湾是中国海洋石油的发祥地,那么渤海湾就是海油人成长的摇篮。

年,随着美越局势的升级,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工作的重心逐步从南海转向渤海湾,石油部为此成立了海洋勘探指挥部,决心要让海洋石油走向工业化,为此指挥部决定自行设计和建造一个钻井固定平台,由于此前从未有相关经验,光是平台的设计稿就足足画了半年。

设计稿件出来后,施工又遇上了困难,缺乏足够的人手和工具。

但这些在当时的石油工人们看来,似乎不是什么问题,没有吊机就装上滑轮靠手拉,没有打桩机就抡起大锤一点点砸,当时没有抽水泵,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人们靠着一条管子,硬是用嘴巴从桩里吸了多公斤的砼(tóng)水出来。

奋战5个月后,中国第一个自己建造的海上钻井平台,立起来了,不久后这个平台又钻出了我国海上第一口深探井:海1井。

海1井日产油35.2吨,天然气立方米,这是我国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

海1井的成功,让海油工人们充满了干劲,指挥部很快又在渤海的另一个地方架起了海2平台,计划进一步扩大海上石油生产规模,在这种背景下,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降临了。

年2月22日,凌晨1点,一缕电波自渤海湾发出,在跨越了多公里的山海之后,被北京的电台精准接收,电报员在将电文翻译之后,惊出一身冷汗,立刻向上级报告。

渤海湾发出的电文只有寥寥5个字:大线断,再见。

渤海,古称沧海。它烟波浩瀚,日夜涌流。但在年的春天,它却变成了千里冰封的死海。

根据资料记载,年的1月-3月期间,渤海共经历了23次寒流,长时间的低温使得渤海西部冰层堆积,大沽口外形成了无数的冰山和冰丘,从秦皇岛到烟台,从塘沽到老铁山,一路冰封,航道堵死。

海2井的生活平台,就这样被海域上漂浮的冰山撞沉了,匆促之间工作人员只能向基地发出一则简短电报通报情况,便急忙转移到旁边的钻井平台。

消息传到北京后,国务院周总理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命令海陆空三军部队前往紧急救援,这次抢险任务,最终投入了15艘船只,余救援人次。

海2井的工人们最终顺利得救,但遗憾的是海2钻井平台在设计之初未考虑到防冰要求,在抢险加固了十多天后,还是倒塌了。

从莺歌海到渤海湾,正值中国被世界封锁的几年,没有先进的技术指导,海油人只能靠相对落后的陆地石油勘探技术和管理模式,用血肉之躯与大海抗争。

但与此同时,海洋石油队伍也在飞速的扩大,短短数年内,海外钻探设备大量增加,先后在渤海湾探明了多万吨石油储备,年产原油达到10万吨。

渤海湾,就这样帮助中国踏上了海洋石油工业化的道路。

05南海!南海!

时间来到年,当时的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康世恩在去国务院开会时,被总理问了一句:能不能开展外海石油勘探?

总理突然问起这件事,是有理由的,当时周边国家经常到我国沿海进行石油勘探,这是对我国海域主权的公然侵犯,最好的处理方式,当然是我们也去搞石油勘探,这对配合外交斡旋,是很有意义的。

于是,重上南海便成为了石油部的共识。

但南海与渤海湾不同,渤海湾是内海,有两侧大陆架的阻隔,风浪相对较小,而南海的海域辽阔,水深浪急,现有的钻井船和勘探设备,完全不足以支撑南海的开发。

重上南海共识的达成,也从侧面推动了我国海洋石油技术开始对外开放和学习。

年前后,我国为了改善各个领域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的问题,拿出了43亿美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这项引进专案,又被称为四三方案。在到年间,用于引进国外石油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外汇,高达14亿美元。

期间,石油部曾多次派遣代表团前往西方国家参观学习,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在参观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时,随口问了船长一句:如果风浪太大的时候,你们怎么办?

“停止作业,撤人。”老船长脱口而出。

那船呢?

当然是交给上帝了。

短短两句对话,让秦文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在设备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句话几乎是中国石油工人身体力行的格言和信念,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遭遇何种难以抗拒的灾害,保住设备的优先级都是第一位。

但秦文彩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这种冲击将在现实的作用下被成千上万倍放大。

年11月25日,渤海2号钻井平台在完成钻井作业后,准备迁往海里外的新井位。

渤海2号降船时,海面上突然刮起7到8级大风,但当时船上并未收到任何气象警告,且海上经常有阵风,在现场的拖航小组没有太在意,最终还是决定让渤海2号继续进行拖航作业。

可谁也不曾想到,风竟然越刮越猛,到晚间风力已经逼近12级,海浪如排山倒海一般涌来,渤海2号在风浪中颠簸摇晃,船上的船员们各自行动起来加固甲板上的器具,防止舱室漏水。

可是人在大海面前,终究是弱者,凌晨3点,渤海2号不幸翻沉。

七个小时后,救生船赶到,可为时已晚,74人的队伍,仅有2人生还,直接经济损失多万元。这是石油系统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史上少见的事故。

事后调查的结果显示,渤海2号的石油工人们,本有机会逃脱的。

事故发生时,工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不是自救,反而是想办法把船上的水排出去,尽可能将“渤海2号”保住。因为他们都知道,这艘船花费了国家巨额的外汇,并且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钻井船。

可工人们没想到的是,渤海2号有着严重的设计缺陷,船的整个底仓连一堵隔水墙都没有,通风筒一旦出现破损,海水涌入后将毫无抵挡能力。

渤海2号事故后,全国舆论对石油部骂声不断,这些骂声最终汇聚成了一个问题砸向了石油部:到底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设备好不好?

06挺进深蓝

屋漏偏风连夜雨,渤海2号事件不久,《美洲华侨日报》的文章又被摆在总设计师的案前。

外有“丧权辱国”的指控,内有两个月前的海难事故,上有小平同志批示和两位副总理督办,下有围观群众众目睽睽,石油工业部的处境,实在有点水深火热的味道。

年3月23日,论证会在石油部召开,这场汇集了24个国家部委、60多位专家学者的论证会,最终足足开了9天半的时间。

石油部对《华侨日报》的文章进行了一一批驳,其中关于中日1.35:1的报酬比,按照合同的实际情况来算,是9:1,如果是高产油田甚至可以达到13.9:1。

此外石油部的领导们还对海洋石油对外开放的策略进行了一一说明与论证。

九天下来,论证会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

渤海石油勘探开发论证会开的好,必须予以肯定;

渤海与日本签订的合同,总的是好的,不是吃亏的合同;

海上开放石油,要与外国合作,这个方针必须坚持下去。

现在来看,这场听证会无疑帮海洋石油扫清了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关隘,让石油部能将对外开放的道路,一直贯彻下去。

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长安街31号挂牌成立。

从那天起,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开始不断革新,攻克了众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以“海洋石油”等深水舰队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国重器,具备了全水域、全水深自主勘探开发海洋石油的能力,更是在今年将“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打破西方的垄断,成为了世界海洋石油技术的领军者。

从寻找莺歌海那簇油气苗开始创业的中国海洋石油人,用自己的汗水、鲜血与生命浇筑成了中海油史诗般从无到有的逆袭。

到今天,中海油已经成立40周年,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第三大油气公司,在年全球50大油气公司中排名第13,是真真正正能够保卫中国海上能源安全的长城。

到,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翻天覆地人,我们在视频中所提及的故事与事故,不过是海洋石油人60多年血与火中的一瞬,但仅仅只是这些被节选出来的篇章,也仍然足以让我们感到惊讶、震撼、激奋和扼腕长叹。

这就是中国海洋石油人们拥有的曾经,这是中国海的世纪之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