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山网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
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如玉带般穿城而过。河畔,赫赫有名的玉石巴扎热闹喧嚣,紧挨着玉石巴扎,有一个独特、幽静、古拙的所在——昆仑古事馆。
昆仑古事馆陈列着章伟20年的收藏。章伟供图
昆仑古事馆的创办人叫章伟,一个沉醉于古玉文化的“玉痴”。跟随章伟的脚步走进馆内,灯光柔和,装修素雅,保留了于田县沙漠深处的原始村落达里雅布依所的和田早期原始居民的生活居住风格,让参观者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馆内收藏、展示的都是他的个人藏品。将近一万件藏品,分为石器、玉器、青铜器和铁器文化四个部分,从玉斧到玉刀,从玉箭簇到砍砸器,还有玉扳牙、玉钻头及各式古老的砣机,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馆藏丰富,令人惊叹。在精品展示馆内,展示了昆仑山北坡及塔里木河流域发现的各类石器、玉器及青铜器精品,以及各类和田玉精品。参观者不仅能饱享一顿文化大餐,还能观赏到罕见的精品和田玉。
章伟在大漠戈壁“淘宝”。章伟供图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使穷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今年56岁的章伟生于和田,长于和田。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章伟从年轻时起便喜欢玉石收藏,练就了一双鉴定玉石种类和品质的慧眼。
20年前的一天,章伟在玉石巴扎偶遇一个老农在出售两把史前玉斧,他当时就被其朴拙的形制和精美的工艺吸引住了,高价买下玉斧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头扎进浩瀚的古玉文化世界中,开始多方收购塔里木河流域古玉制品,足迹踏遍叶尔羌河、墨玉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策勒河流域。
章伟在昆仑古事馆演示古老的玉石加工过程。章伟供图
在昆仑古事馆中的交流体验馆,各类昆仑文化的石器、玉器等都由实物还原,参观者可以与古人隔空握手,近距离上手体验感受。来访者可以用玉石刀斧砍削树枝,可以拉弓射箭一试玉箭镞的威力,更可以体验用砣具、手钻加工玉石的辛劳。
展馆也是青少年学习课外文化知识的教育基地。每逢有游客或研学的学生来参观,章伟都会亲自演示操作一架他最引以为豪的器具——可以度连续旋转的砣具,这是几年前他在洛浦县沙漠深处一户农民家里发现的,被他命名为“和田砣具”。
章伟在古玉文化世界中探索。章伟供图
砣具是在玉石加工过程中用来打磨、雕刻花纹的工具,章伟说,“和田砣具”没有使用任何金属构件,就是由几根木条构成看似粗糙简陋的框架,却集杠杆、转轴、传动轴、偏心轴及重力加速度等机械原理于一身,通过脚踏实现动力转换完成度连续旋转,“古人的聪明智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中华民族拥独一无二的悠久而先进的制玉技术,玉文化的传承也十分完整。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收藏,展示玉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如此辉煌的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