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没有人,毅力号却拍到本不该存在的垃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与此同时,地球也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威胁,有一些威胁是来自地球外部的宇宙空间环境,例如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所谓的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风险等,有一些威胁则来自地球的内部,例如地球一些地区的环境被破坏,地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趋势等。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没有找到应对的方法,一旦这些灾难降落地球,我们人类可能像恐龙那样从地球上消失。

所以,现在科学家也致力于研究如何避免地球遭遇灭顶之灾,例如现在我们在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通过这些方式来缓解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地球内部的这些问题其实都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来自地球外的威胁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很简单的道理,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如果与地球存在碰撞的风险,以人类的技术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力来避免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所以我们在保护地球的同时,也在寻找潜在的宜居家园,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星际移民,即使地球真的遭遇灭顶之灾,也不至于人类文明完全被毁灭。

与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万公里、最远距离达到4亿公里的火星,就是我们人类潜在的“第二家园”。火星和我们地球一样都是类地行星,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在几十亿年前,火星表面也有液态水、液态湖泊,之前一些火星车发现火星的那些湖泊遗迹的ph酸碱性适宜生命的生存,也就是说,火星曾经也存在类似地球这样的咸水湖泊、咸水海洋。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机制,但是有一些观点认为,地球的海洋在地球的生命起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地球海洋依旧生存了无数生物,所以曾经的火星海洋、湖泊可能也存在过类似的生物,或者至少存在一些微生物。

之前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盖尔陨石坑中就曾经挖掘到一些泥岩岩石粉末样本,通过对这些泥岩岩石粉末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远古时代的火星环境适宜微生物的生存。后来火星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星的大气被剥夺,火星表面的水也消失了,有一些水直接逃逸到太空外,有一些水则可能以化合物或者其他形态存在于火星的内部。曾经温暖、潮湿的火星,后来变成了荒凉、干旱的景象,曾经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也随火星的环境恶化而消失,所以现在我们很难找到火星生命的蛛丝马迹。不过由于火星的环境曾经相对优越,所以探测器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疑似与生命有关的现象,都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会不会是火星生命的遗迹或者是火星人的遗址。

毅力号火星车拍到一块“垃圾”

火星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变成了荒凉的景象,在这么长时间内我们人类也没有将宇航员送上火星,按理来说,火星应该是一个很干净、原始的世界,不应该出现垃圾。不过,一些探测器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垃圾,这些垃圾是哪里来的?会不会是火星文明的遗迹,或者是外星文明在火星表面遗弃的垃圾?

自去年2月份登陆火星表面至今,毅力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运行了1年多时间,在过去这1年多时间内,毅力号火星车传回了很多数据、照片。现在NASA又分享了毅力号火星车拍摄到的一张火星照片,这是毅力号火星车在年2月16日拍摄到的,在画面中有一个圆柱形的“垃圾”,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人造物体。

如果不了解真相,我们可能会认为那个圆柱形的物体可能是一个“壶”或者其他的物体,也可能会认为那只是火星表面岩石而已,火星车拍摄的角度刚刚好让我们看到它看起来像是圆柱状而已。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之前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就曾经拍摄到很多形似发动机、形似大腿骨等物体,不过这些所谓的发动机、大腿骨其实都是火星岩石而已。

不过,这次毅力号火星车拍摄到的圆柱状物体并不是火星岩石,也不是来自外星文明的遗留物,而是一个真正的人造“垃圾”。NASA的说法是,这个圆柱状的物体是毅力号火星车在去年7月份丢弃的研磨钻头。这个特殊的钻头是在毅力号火星车发射前安装的,目的是关闭钻头并保持内部的保护,当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准备采集样本时,就把这个保护用的钻头“扔”到一旁了。虽然是一个保护装置,但是它已经被火星车遗弃,是名副其实的垃圾了。所以,即使火星不存在人,火星表面出现本不该存在的垃圾,并不是火星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我们人类探索火星的痕迹。

随着人类不断探索火星,未来火星表面出现的垃圾还会越来越多,这些垃圾不仅仅是钻头,还包括着陆器的降落伞、着陆平台等。当那些在火星表面运行的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完成使命以后,也会变成一些本不属于火星的垃圾。除了被这些人造物体“污染”,火星可能也会被地球的微生物所污染。因为那些探测器在制造、发射的过程中可能会携带了地球的微生物,当这些微生物被火星探测器带到火星以后,它们可能没法适应火星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适应火星环境而生存下来,甚至可能会根据火星的低温、干旱、高辐射等情况来进化,最终变成一些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