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人们受疾病困扰时,总会寄希望于各种药物能快速化解病痛,但是药物从服用、被人体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时间,有的几个小时,有的几天,当为病所困时,人们多么希望有一剂药可以“立竿见影”。杨龙团队研制的纳米药就是针对这样的痛点,着力于“小而快”。药物以纳米小分子为载体,就好像搭载了“纳米钻头”,易穿透皮肤,精确治疗,快速生效。
年,杨龙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贫困农村家庭出生的他暗下决心,要用知识改变命运。大学期间,他用闲暇时间创业,代理校园宽带业务、合伙开书店。不但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杨龙在毕业时攒下了“第一桶金”。研究生阶段,杨龙成为了导师研发的纳米止痒液的第一批实验者。蚊虫众多的草丛成为了实验场所,如果不被叮上20个蚊子包就不能出来。相较于国外止痒药物至少十分钟才开始生效,纳米止痒药不到一分钟便缓解瘙痒。这次蹲草丛的经历,让杨龙亲身感受到纳米药物的神奇之处,也为他进一步研究纳米药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两年潜心研究,杨龙团队研发出攻克顽固性真菌感染这一世界行业难题的中成纳米药。纳米微粒直径在1-20纳米,穿透速度可提高20倍以上,吸收率可提高5倍到10倍,因此见效迅速。同时通过皮肤用药,可避免口服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年,杨龙决定休学三年,全身心投入到纳米药的研发中。他与导师联合成立了公司,走上了将纳米药物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通过不懈努力,他们克服了资金、生产批号办理等一个个困难,并解决了纳米药保质期短,难以大规模生产等问题,研发出了直径1纳米以下,见效更快,更安全的纳米药。目前,他们与多家公司展开合作,已建成装备齐全的纳米药品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纳米乳化生产线,获得专利54项。
如今,纳米技术对医疗健康的影响日趋显著,不断给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读书、科研到创业,杨龙在产业化开发的道路上深耕细作,用小纳米助力大健康,追逐、实现着1纳米的健康梦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