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光追RTXGPU全员满帧率暗

由上海钛核网络有限公司制作发行的《暗影火炬城》在国庆期间正式上线发售。作为一款纯国产的“恶魔城”类游戏,《暗影火炬城》展现出来的是不逊色于同类大作的实力,而UE4引擎制作、光追、NVIDIADLSS以及Reflex支持更是让它与国际一线游戏大作接上了轨道。这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硬核游戏到底好玩在哪里?它对GPU性能的要求高不高?你的电脑是否能玩转?本篇文章将带大家深入走进《暗影恶魔城》。

柴油朋克与近代中国风混搭,一只兔子的奇妙冒险

《暗影火炬城》(《F.I.S.T》,目前官方网站将其命名为《暗影火炬》,但我们测试的Steam版游戏仍是《暗影火炬城》,因此本文评测仍然沿用《暗影火炬城》这一游戏名)是由上海钛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TiGames)制作并发行的国产A.RPG(动作RPG)游戏,当然也有很多玩家将其纯粹视为一款横版的ACT动作游戏。不过在我们看来,拥有武器改造、道具储存、购买销售及技能升级系统的《暗影火炬城》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恶魔城”类A.RPG游戏,就跟笔者之前特别喜欢的《血污:夜之仪式》一样优秀。

《暗影火炬》是一款纯正的银河恶魔城类型游戏。所谓银河恶魔城类游戏,通常也被称为横版A.RPG游戏,其名称来源于任天堂的经典IP《银河战士》和KONAMI的超级IP《恶魔城》。这一游戏类型的典型特征就是横版动作操作、道具装备掉落与收集、武器技能升级系统以及最重要的开放式沙盒地图供玩家随意探索,这也是《银河战士》及《恶魔城》系列的特色。因此它在ACT动作游戏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RPG要素及解谜要素,配合开放式的地图探索与收集系统,历年来确实出现了不少经典的同类游戏。从《银河战士》《恶魔城:月下的夜想曲》到年推出的《血污:夜之仪式》再到如今的《暗影火炬城》,他们不断地捍卫着银河恶魔城类游戏的荣耀。

在本作中,玩家将会扮演一只退伍老兵兔子,为了拯救被机械改造部队关押的好友老熊,他重新拾起了曾经在战场上用过的武器——一只超级巨大的机械手臂,并和火炬城中的机械部队、鼠人部队以及其他各种邪恶势力展开了战斗。这一次的战斗,不仅仅是为了拯救好友,更是为了火炬城这座城市的安详与宁静而不得不进行的邪恶驱逐战。

《暗影火炬城》整体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萧条的工业风格,工业化程度并不太高,游戏中随处可见的内燃机、机械管道可以窥得一斑。但是在这种整体破败的“柴油朋克”风格之中,却被钛核网络融入了上世纪2、30年代中国大城市(或许就是上海)的经典元素,比如广告宣传画、歌剧宣传、各种简陋的灯箱以及随处可见的历史印记。在这两种冲突的风格搭配下,《暗影火炬城》竟然形成了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复古中国风的柴油朋克美学。在视觉表现上,游戏将现代的柴油朋克风格与古老的东方色彩相混搭,呈现出一个生动而神秘的世界。而且游戏内的中国风彩蛋比比皆是,你会遇到很多说一口各地方言的同伴或NPC,比如一开始登场的开面馆的老浣熊,就说的是一口正宗的“川普”,确实能让人会心一笑。

在游戏系统上,作为主角的老兵兔子雷德文随着游戏的进展将会逐渐得到三种战斗利器。第一是游戏初期自动获得的机械铁拳,随后则还有可用于战斗与破门的钻头以及用于群战的利器闪电鞭。在游戏的中后期,玩家们就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三种具备不同技能与作用的武器之间自由切换。游戏将提供给玩家一张可以反复探索的大地图,与形形色色的朋友或敌人相遇,发现各种装备与道具,探寻世界的隐藏秘密。说实话,当我评测这款游戏的时候,甚至有一种回到《恶魔城:月下的夜想曲》或是《血污:夜之仪式》中的感觉。

同时,游戏在技能树的设置上也非常用心,随着游戏的进展以及玩家所搜集到的道具、钱币的多少,可以逐渐解锁技能树上的更强力技能,以应对中后期逐渐强化的敌人。

光线追踪、DLSS与Reflex加持,UE4引擎打造光怪陆离的暗影火炬城

《暗影火炬城》游戏整体采用了UE4,也就是虚幻引擎4打造而成,所以在画面质量的表现上几乎已经不逊色于普通3A大作。而且在这种游戏中,钛核网络还为其增添了实时光线追踪、DLSS和Reflex的支持,使得游戏画面的表现更上一层楼。

在对实时光线追踪的支持上,游戏提供了“高”“低”“关闭”三个选项,在整个游戏中,光追效果最明显的则是全局光照+漫反射以及镜面反射效果。这些光追特效的存在,让游戏的画质得到了升华,打造出了一个更加逼真、绚丽的暗影火炬城世界。

光追效果:全局光照+漫反射

光追效果:镜面反射

DLSS自动调整,帧率画质双优化

《暗影火炬城》游戏还提供了对NVIDIADLSS的支持。当然,对于DLSS本身,我们已经无需重复赘述太多,这一提升帧率、优化画质的黑科技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并进行过相关详细测试,相信玩家们对此都已经烂熟于胸。

《暗影火炬城》游戏中提供了DLSS的开关,可选档位仅有“自动”。在游戏中,系统会根据玩家的分辨率设置来自动调整DLSS档位,比如在4K分辨率下DLSS会被设置为“性能”,在p分辨率下会被设置为“平衡”,而在p分辨率下则会被设置为“质量”。下面的选项是调节开启DLSS之后画面的锐化程度,这个根据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对平滑或锐利画面的喜好来自由调节,幅度从0%(不锐化)到%(最大程度锐化)。

▲开启DLSS之后(下图),整体画质表现丝毫不受影响,而且清晰度甚至比原生画质(上图)还略好一些。

开启DLSS之后,将上面所示的对比图片放大%后可以看到,右图(关闭DLSS,原生4K分辨率画质)与左图(开启DLSS)相比,远处海报上的字迹、水塔和管道的边缘在DLSS开启之后更清晰,更锐利。基于AI大模型渲染训练的DLSS不但对帧率提升有明显作用,而且对画质的优化也有着显著效果。

▲游戏还提供了对NVIDIAReflex的支持,并提供了“关闭”“开启”和“ON+BOOST”三个选项。关于Reflex,我们也将在后文中进行详细测试。

光追环境要求极高,DLSS大显神通

在光追和DLSS的加持下,《暗影火炬城》对电脑的显示性能有怎样的要求?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银河恶魔城”游戏大作,你应该如何去玩转它?要想呈现一个美轮美奂的火炬城,你需要的是什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暗影火炬城》的需求评测。在测试中,我们将游戏画质设置为默认选项的最高。由于在不开启光追的情况下,游戏对GPU的性能需求并不算太高,因此我们将在p和4K两个分辨率下测试开启、关闭光追的游戏性能表现。同时,对于DLSS和Reflex功能,我们也将单独进行相关测试,以体现他们对游戏体验的巨大加持作用。

测试平台

GPU:NVIDIAGeForceRTX、RTXTi、RTX、RTXTi、RTX、RTXTi、RTX

AMDRadeonRXXT、RXXT、RX、RXXT、RXXT、RX

处理器:AMD锐龙X

内存:DDRGB双通道

主板:ROGCROSSHAIRⅧDARKHERO

电源:ROGTHOR1W

显示器:ROGPG27UQ(×)

▲测试中游戏设置所有画质选项默认最高

在测试之前要和大家说明得失,《暗影火炬城》目前游戏本身锁定了fps的帧率上限,或许是游戏开发商考虑到动作向的游戏对fps以上的帧率需求并不算太高的原因吧。所以,我们选择当前主流的NVIDIAGeForce30全系GPU以及AMDRadeonRX全系GPU,想通过游戏测试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在不同分辨率下,怎样的GPU能达到fps的满帧率?

2.在开启光追效果之后,各等级GPU能否达到fps的满帧率?

3.退而求其次,要想达到60fp+的流畅游戏标准线,游戏对GPU又有怎样的要求?

4.DLSS在高分辨率高光追效果下,能否有优秀的表现?

5.在不同的游戏画质与功能设置下,NVIDIA和AMD谁的表现更好?

非光追环境游戏性能测试

在非光追环境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在p分辨率下,其实游戏对GPU性能的要求也并不算高。NVIDIAGeForceRTX30系的全线产品都达到了fps+的满帧率表现,游戏体验绝对流畅。而AMDRadeonRX系GPU则略微逊色一些,RXXT和RX均没能达到fps的满帧率。不过所有参测GPU在这一分辨率下都达到了60fps+的流畅游戏标准。

在4K分辨率下,很明显游戏对GPU提出了跨越式的性能要求。在这一分辨率下,只有NVIDIAGeForceRTX、RTXTi、RTX以及AMDRadeonRXXT这四款顶级GPU才能达到fps的满帧率表现,其余各款GPU都跌破到fps以下。不过GeForceRTX30系基本达到了60fps+的流畅游戏标准,而AMD方面RXXT和RX帧率都跌到了60fps以下,游戏流畅性已经受到了一定影响,卡顿偶有发生。

从实际的测试情况来看,在非光追环境下,NVIDIAGeForceRTX30系整体表现要比对位的RadeonRX系更好一点。

光追环境游戏测试

《暗影火炬城》的光追效果有两档可选,分别是“高”和“低”。档位设置的不同,对画质整体效果呈现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低光追效果设置下镜面反射效果与高光追效果设置一样,但没有了全局光照+漫反射效果)。我们也分别测试了各GPU在“高”和“低”光追效果下的游戏性能表现。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p分辨率下,各GPU都有比较不错的表现。在p分辨率和低光追效果设置下,即使NVIDIAGeForceRTX这一款目前入门级的RTX30系都能达到近90fps的游戏帧率,而GeForceRTXTi及以上档次的GPU都达到了fps的满帧率。而AMDRadeonRX系表现明显要弱势一点,只有RX以上档次的GPU才能达到fps的满帧率,而RX的帧率在p/低光追效果的设置下都已经跌破了60fps。

在p及高光追效果下,对GPU性能要求进一步加强,在该设置下,NVIDIAGeForceRTX30全系仍然几乎都保持了60fps以上的流畅游戏标准线,RTX和RTXTi仍然保持了fps的满帧率。而AMD方面即使如RXXT这款旗舰GPU也只能达到85fps的帧率,RXXT、RXXT和RX更是都跌到了60fps以下。

4K+光追效果开启的设置更是对GPU提出了极致的要求,在4K分辨率下,即使将光追效果设置为“低”,所有参测GPU都没能达到fps的满帧率。尤其是在高光追效果设置下,仅有NVIDIAGeForceRTX这一款旗舰GPU能达到60fps+的流畅游戏标准,其余GPU皆跌到了60fps以下。不过从测试的成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光追环境下,NVIDIAGeForce30系与对位的同等级AMDRadeonRX系来说,整体性能表现仍然要好得多。

DLSS显威,帧率大幅提升

光线追踪效果的开启让游戏帧率有了断崖式的下跌,那么在p或4K分辨率下,开启高光追效果之后,如何才能让游戏帧率重回60fps+甚至达到fps的满帧率呢?这时候,就需要DLSS出场了!

在开启了DLSS之后,游戏测试结果简直让我们有些“目瞪口呆”。在4K分辨率及低光追效果设置下,开启DLSS之后,原本只有38fps游戏帧率的RTX如同坐火箭一般,帧率猛然飙升到了近90fps的水准,已经能够非常流畅地进行游戏体验了。而RTX及以上档次的GPU更是在DLSS的帮助下都达到了fps的满帧率。从帧率的提升幅度来看,都达到了%甚至更高。

而在高光追效果及4K分辨率的设置下,开启DLSS之后,原本都在60fps以下的RTXTi及以下档次GPU,都达到了60fps以上的流畅游戏标准。RTX从24fps提升到了61fps,RTX从35fps提升到了94fps,提升幅度接近%。毫无疑问,从DLSS的测试结果来看,其作用堪称巨大甚至“伟大”,从24fps到61fps,从38fps到88fps,从46fps到fps……超过%甚至达到%的帧率提升,而且在开启DLSS之后,对画质带来的影响几乎为零,甚至还要更清晰一些。对此,我们对DLSS还有什么好苛求的呢?开启,就完事儿了!

NVIDIAReflex,让打击感更流畅

作为一款动作游戏内核的银河恶魔城类游戏,《暗影火炬城》所追求的自然是“拳拳到肉”的爽快打击感,快速的按键反应和更低的系统延迟显然能让你在对敌的战斗中取得先机。因此,我们在《暗影火炬城》中也发现了NVIDIAReflex功能的开关选项。

之前也已经多次讲过,NVIDIAReflex技术能够通过提升GPU的运行频率和动态的降低渲染队列,并由此降低CPU反压,使得系统能够在最后时刻采样外设的输入数据,从而最大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在玩家的直观感受上,NVIDIAReflex带来的变化则是从点击鼠标到显示器画面产生对应变化的速度更快,所以这项技术能带来更符合实际操作水准且更为流畅的游戏体验。在《暗影火炬城》中,NVIDIAReflex选项共有“ON+BOOST”“开启”和“关闭”三个选项,我们就用LDAT系统延迟测试套件对这三种不同的设置进行了测试。

测试中我们使用的是NVIDIALDAT系统延迟分析套件。该套件由LDAT延迟捕捉感应器和专用触发鼠标组成。LDAT感应器与PC系统和鼠标直接相连,它将记录从鼠标按键按下开始到捕捉到显示器上动作呈现变化为止的端到端(E2E)的系统延迟时间。在LDAT感应器器上有专用的传感器紧贴显示器屏幕表面,当捕捉到鼠标动作与画面变化(被称为像素响应,如由鼠标触发的射击、打击等动作)时,它就会自动记录端到端的系统延迟时间,也就是从按键按下到显示器显示出角色做出相应的射击、打击等动作的时间,并将其记录在LDAT分析记录软件中。通过在相同环境下的多次测试,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得到动作触发的系统延迟时间了。

越低的系统延迟,则代表着从按键到人物动作触发越快,游戏打击感自然也就越流畅真实。在测试中,我们在每种设置下采样20个打击动作触发时的系统延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暗影火炬城》的武器,包括机械铁拳、钻头等在内,打击动作上都有前摇准备的延迟,而LDAT感应器是会将这部分前摇的动作延迟计算在内的,因此在测试的最终数据中我们经过多次检测后统一去除了动作本身的前摇延时ms(为测试经验主观数据,供参考),以方便横向比较(测试结果仅供参考)。测试时我们使用了NVIDIAGeForceRTXTi,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以及开启光追和DLSS的环境下进行了Reflex功能的测试。

再次说明,由于《暗影火炬城》游戏动作触发不像FPS游戏那样所见即所得,存在动作前摇,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包含前摇动作延时的原始数据测试平均系统延迟

▲包含动作前摇的E2E系统测试原始数据延迟曲线图

▲估算去除前摇时间的系统平均延迟

▲估算去除前摇时间的系统延迟曲线图

从测试结果也可以看出,NVIDIAReflex在系统延迟的降低上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去除动作前摇时间,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平均延迟在开启Reflex之后从平均.75ms下降到了.5ms,延迟下降率约为13%。当然这个百分比算上动作触发的前摇时间是不够准确的,仅供参考。

如果去除我们预估的动作前摇时间约ms,可以看到在不开启NVIDIAReflex时,20个采样动作的整体平均系统延迟在78.8ms。而开启了NVIDIAReflex之后,同样的环境下,系统整体的平均延迟降低到了17.4ms左右,系统延迟降低了70%以上。而在开启了“ON+BOOST”超频功能后,系统平均延迟又进一步降低到了12.2ms左右,系统延迟再度降低了20%左右,性能的提升十分明显。

由此也可以看出,NVIDIAReflex功能对于提升游戏体验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甚至能让你在关键时刻先于BOSS做出反应,抢得战斗胜利的先机。(再次申明,游戏动作触发的前摇时间为我们的预估数据,由此计算出的延迟降低百分比仅供参考,不代表确切数据。但从数据的变化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NVIDIAReflex的开启的确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延迟降低效果。)

玩转4K光追《暗影火炬城》,DLSS加持GeForceRTX就能行!

《暗影火炬城》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国产游戏向国际3A游戏大作级别冲击的决心,当然也代表着国内游戏公司开发实力逐渐向着国际水准的接轨,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可喜可贺的。当然,从《暗影火炬城》游戏本身来说,在不开启光追的情况下,对GPU性能的要求其实并不算高,即使在4K和最高画质设置下,一张RTX或RXXT档次的GPU就能玩转。但是就跟《赛博朋克》一样,由于游戏中大量采用了镜面反射、全局光照+漫反射以及水纹焦点散射等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在开启这些效果之后,整个游戏的画质完全提升了一个大的档次,我们也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光追环境下愉快畅玩这款游戏。

而从测试结果来看,要享受p或4K分辨率下的《暗影火炬城》光追世界,NVIDIAGeForceRTX30系恐怕是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在4K分辨率和高光追效果下,AMDRadeonRX系全部跌落到了60fps以下,但NVIDIAGeForceRTX30系在DLSS的加持下,即使RTX也能达到60fps+的游戏帧率,该如何选择几乎是一目了然。即使不开启DLSS,从整体的情况来看,NVIDIAGeForceRTX30系GPU的表现也要更好一些。而对于DLSS来说,从我们实际测试的情况来看,建议大家放心地打开,对游戏画质真不带来任何影响,甚至还要更好一些,为什么不开呢?

因此我们建议想要在4K光追环境下愉快游戏的玩家,预算有限的话建议选择GeForceRTX,而预算充分且想追求fps满帧率游戏的玩家,那么我们建议你选择GeForceRTX,可以得到更完美的游戏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