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们一起见证了人类航天史上极精彩的一年,全球发射总量达到创记录的次。而年,全球航天活动更是频繁,发射量有望突破次。
除了虽屡战屡败,依然要屡败屡战的印度即将发射月船三号之外,日本、韩国以及阿联酋等国也在带头大哥美国的提携下组团探测月球。
各国国家队之外,私营航天公司也动作频频,在空叉、蓝源以及维珍航空三家公司在去年各自实施首次商业发射的带动下,年也将迎来私营航天活动的第一波高潮。
在发射次数再创新高,参与国家和企业数量史无前例增长的同时,世界航天也将迎来一系列高难度的、对人类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任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年有哪八大航天大事件吧!
一、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建成
尽管在过去的20多年内,有国际空间站作为人类长期在轨驻留的唯一平台,但是在美国傲慢与偏见之下,只有美国和它的盟友以及服从美国号令的国家才有资格派航天员进驻,因此所谓的国际空间站只是部分国家的空间站。但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空间站建设。
中国空间站T型结构示意图预计在年5月下旬至6月发射问天实验舱,年8月至9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二者作为天宫空间站的核心模块,将在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行舱段转位,从而实现年底前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的建设目标。届时我国航天员将会进行常态化在轨轮换。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意味着人类有两大空间站同时在轨运行,也打破了美国对它看不顺眼的国家的科技封锁。同时,中国空间站未来扩建之后,也会面向国际社会,从而成为一个不带种族偏见和制度偏见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间站。
二、月球门户空间站开始建设
作为美国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的核心,月球门户空间站在美国主导下,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参与其中。尽管目前俄罗斯没有参与,但也为俄罗斯留了一个对接口(毕竟他们同为白人人种,打断骨头连着筋,同时也信仰着他们共同的上帝)。同时继续在美国的傲慢与偏见之下,理所当然的不会有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
月球门户的第一个主要部件—能源和动力部件将于年由私人火箭发射,进入月球轨道。
月球门户空间站月球门户空间站的组成
1.美国制造部分:
动力和推进舱(PPE),开发利用模块,美国居住舱,天鹅座货物(CygnusCargo)补给模块,猎户座飞船。
2.欧空局制造部分:
通信和燃料补加模块(ESPRIT),猎户座服务模块。
3.加拿大制造部分:机械臂。
4.俄罗斯建造部分:多功能气密舱。
5.合作建造部分:
国际居住舱由欧空局和日本联合建造,货运补给模块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建造。
三、月球25号着陆器着陆月球
月球25号着陆器将于年7月发射。这是继月球24号(年苏联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后,时隔40多年,该系列着陆器再一次实施的月球探测计划。登月后,月球25号将承担月球的科学探测任务,研究月球南极的风化层和局部外逸层,以及月球稀薄大气中的等离子体和尘埃物质。
月球25号探测器月球25号将成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首个登陆月球的装置。月球25号不仅仅代表着北极熊重振当年的雄风,它也是中俄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的第一个探测器,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的联合探测、开发月球的第一次任务,这才是月球25号存在的更为重要的意义。
此外,中俄共建月球科研站计划的其他任务分别为:嫦娥七号将于年发射,嫦娥六号将于年发射,月球26号将于年发射,月球27号将于年发射,月球28号将于-年发射,嫦娥八号将于年发射。
四、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飞船首飞
自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新一轮的太空竞赛又开始了,几个主要的航天大国都计划于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载人登月。阿尔忒弥斯计划和中俄联合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两大重要力量。
阿波罗登月飞船和月球车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组合,将会在年实现一次环绕月球的“一箭多星”无人探月首飞测试任务。
太空发射系统SLS和猎户座飞船组合体不差钱的美国在过去十几年里已经为这个超级组合花掉了高达亿美元的资金,它们的首飞必将成为人类重返月球之旅的重要节点,同时也为各大航天力量吹响冲刺月球的号角。
五、星舰首飞: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舰和超级猎鹰火箭组合,预计将于年首飞测试。若测试成功,星舰将携带顾客环绕月球旅行。
星舰组合体从宣传数据看,星舰能够搭载上百名乘客,推进和运输能力甚至超过目前世界各国研发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它还拥有月球(已获NASA合同)和火星(未来规划)着陆探测能力,前景无限。
如果星舰能实现马斯吹所宣传的低成本和超多载客能力,人类距离低成本商业航天时代真的很近了。
六、撞击危险小行星:首次太空防御实验
宇宙中存在无数的流浪小行星,由于它们存在极高的对地速度(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因此哪怕只是一颗几百米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后果足以对某一区域甚至整个地球生物圈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如何防范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危险天体,是人类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年11月24日,人类首颗小行星撞击改道实验器“DART”成功出发,它将于年9月26日借助高分辨率摄像机和自动导航系统,以每秒6.6公里的速度撞击一个距离地球不到万公里双小行星系统迪迪莫斯(Didymos)中的迪莫夫斯(Dimorphos)。撞击时,引起的动量变化“足以用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到”。届时,不仅它所携带的小卫星将会记录全程,地球上各大望远镜也会围观这一次壮观无比的“太空烟花”。
DART撞击示意图要知道相对于被撞击的直径达米的小行星,体积如冰箱大小、质量.3千克的DART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不点。即便DART精准撞击并完全爆炸,也仅能把它的速度改变0.4毫米/秒,可谓真正的“蚍蜉撼树”。
但是,哪怕再微小的轨道变动,在广袤的宇宙中通过漫长的时间和空间的积累,最终都会产生显著的变化,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过,我们大可放心的是,这次小行星改道是不会威胁到地球的。如果该任务成功,它将首次展示人类有能力通过撞击使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远离地球。
七、灵神号前往超级宝藏探宝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宝贵的资源,然而许多稀有金属由于地球上储量较少而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的灵神星(音译为普赛克)是一颗直径千米由铁、镍、金等元素构成的金属小行星,也极有可能含有更多稀有金属。它的重量为2.7亿亿吨,远远超过人类每年仅利用的20亿吨铁矿石重量,足够人类使用千万年。
灵神星预计在年8月1日,NASA将会利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灵神星探测器,并于年到达这颗神秘的小行星,揭开它的面纱。虽然这个任务并不是真正的“太空采矿”,但也可以算作是一次标准的“太空探矿”。
八、火星“鸽王”再次准备发射
欧空局与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游车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配备了相机和钻头,这将使探测器能够钻到两米深,从火星地下收集数据,将样本带入仪器内,并寻找火星上潜在生命的生物特征。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该探测器曾由于经费来源问题和方案设计变动和新冠疫情而多次推迟发射。今年它将再次迎来最佳发射窗口,窗口期为9月20——10月1日。会不会再次完美错过,我们拭目以待。但愿不再鸽了吧。
亲爱的朋友,你最期待年的那些航天发射活动呢,请在下面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