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八路军在陕北,竟有模有样地搞起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提起我国的石油工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大庆油田,正是它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

而八路军和石油工业,看似八杆子打不着,但两都却联系紧密。抗战期间,八路军在地贫人稀的陕北,竟然有模有样地搞起了石油工业,不仅自销,还成了陕北的“创汇大户”,这是怎么回事呢?

延安的石油工业

陕北的石油开采,从清末便已开始

陕北有石油的记录,可以上溯到汉朝,东汉班固的《汉书》和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都有所提及。而开办石油工业,则是清末的事儿了,年,清政府拨款在延长筹办起了“延长石油官厂”,中国近代的石油工业由此开始。

由于当时中国技术落后,不得不从日本进口钻探设备,随后于年9月10日打出第一口油井并出油,史称“延一井”。之后日本人和美国人都试图插手延长油田,但最终都没有得逞。

由于陕北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此后二十多年间,炼油能力也没有什么提高。延长油田发展缓慢,基本只有靠在西安等地开设铺面,出销初级产品维持经营。

红军到达陕北,一度控制了当时中国%的石油工业

年,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占领了延长,控制了油田。随后,经过长征的中央红军也到达陕北。在油田工人对红军的认可下,延长油田仍然正常运营。

但在战争的环境下,加之那时红军并没有管理经验,使得一些机器设备遭到了破坏,散失到民间。延长油田的产量也日渐减少,逐渐沦为“鸡肋”。

工人们正在搬运油井设备

即便如此,在这一时期,延长油田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油田,在国民党控制着全国大部分资源的情况下,红军却一度控制了当时中国%的石油工业,这也十分有意思。

西安事变后,延长油田在艰难中恢复生产

西安事变后,中共在陕北转危为安,恢复油田生产的工作也开始展开,但此时的延长油田已是千疮百孔,要想恢复生产,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一些油田在战争中破坏严重。年,红军撤出瓦窑堡后,东北军及中央军进驻延长,一些油井遭到破坏,里面堆满了石头,木料等杂物。把这些都清理干净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

油井内的杂物清理完后就要抽水,抽得完还好,如果抽不完这油井就只有变水井了。在延长油厂东厂门前有口旧油井,里面积满了水,为了恢复这口井,连续抽了四个月的水都抽不完,这井最后只有废弃了。

延安的石油工业

其次,一些油井设备零件损失很多,根本无法运转,这些零件大多散落到民间。怎么办呢?于是就请地方政府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把散失的零件归还回来。

这一带大多是老苏区,群众觉悟还是有的,再加之归还零件后还有奖励,所以大部分散失的零件都被找回了。还有一些实在找不回的,就由边区贸易局想办法从外面购回,这样油田才得以开工。

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延长油田也慢慢开始出油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老井出油很少,能出油的新井也是寥寥无几。在年之前,油田的产量也只有日产原油至公斤的规模。

一个清华大学学生的到来,给延长油田带来了质的飞跃

在开发新井进展不快的情况下,汪鹏被派到了延长油矿进行勘查工作。汪鹏这人可以说是延安石油的功臣之一,也是中国石油事业传奇人物,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于七七事变后来到延安。

在汪鹏的主持之下,一口又一口的高产油井被打出,甚至还打出了一口产天然气的井。只是当时八路军并没有开采和储存天然气的能力,所以一到冬天延安仍要靠煤碳和柴草取。

延长油田的炼油设备延长油田的石油工人

之后延安生产的石油一度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以至于没地方储存了。但这难不倒石油工人们,他们用涂抹了一层红胶泥的储存窖来保存初期产品↓

储油窖

据统计,在抗战期间,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吨,加工生产出汽油.94吨,煤油.33吨,蜡烛箱,以及擦枪油、凡士林、油墨、黄油等,充分保证了边区各部队和机构的用油,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战争。

延长油田七年来原油产量统计延长油田七年来产油统计

设备简陋的延长油田,后来还支援了两套设备给国民党的玉门油田

延长油田虽然设备简陋,但在国民党控制的玉门油田未建成前,却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油田。

延安早期的炼油设备,由两口大锅扣在一起,加热下方大锅让石油蒸发,上方大锅上开孔,收集凝结的石油。至于产生的是煤油还是汽油,全凭工人的鼻子分辨↓

炼油设备工人正在将生产出的油舀出

而油田的开采基本依靠人力来完成,这种人工的钻井深度可达八十多米,这在延长对于新油田的开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开采全靠人工作业

延长的钻井平台,看起来与现代的“磕头机”还有几分相似↓

一名工人正在操作一台钻井设备,这台设备大多由木质构成↓

年6月18日,国民政府请求将延长石油厂的两部钻机及其器材调往玉门。8月下旬,拆运钻机人员到达陕北,延长石油厂积极配合,拆走两套打井设备,包括两套锅炉和蒸汽机,12根套管,还有钻头,钻杆,钢丝绳等,共30余吨。

延长油田的产品不仅自销,还成为了陕北的“创汇大户”

抗战期间,延长油田不但满足了陕甘宁边区的各种用油,而且其擦枪油等产品还卖到了边区外面,为陕北换回了急需的药品、粮食、机械等,成为了“创汇大户”。

为数不多的汽车用来进行石油制品运输

在当时国民党对陕北重重的封锁下,是谁敢和延安做生意呢?我们看看地图,北面大多都是沙漠,想找人做生意都找不到,西面是视八路军为死对头、并欠下红军累累血债的青宁二马,南面则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胡宗南,所以说这三面都没法外销。

而东面与陕北一河之隔的山西,在阎锡山治理下的,蒋介石的势力很难伸入其内,俨然一个“独立王国”。与延安做生意的正是当时在克难坡休养生息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