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不诚,儒家和道家的本质区别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家似乎比儒家更胜一筹。道家,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是最高的哲学。《道德经》无所不包,和儒家的《论语》比起来,《道德经》在哲学上高了很多个档次。但是为什么儒学会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而道家只是补充呢?也可以说,道家以及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只是配角的地位。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简单的说:社会是要前进的,人是希望成功的。要前进、要成功,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就像电钻的钻头一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坚韧不拔,这种努力的付出,就是儒家说的“诚”。

诚,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忠诚,真诚,诚实,诚恳。只要诚,就能办成事,因为只有诚才能团结在一起,只有诚才能无坚不摧。《中庸》讲:诚者自成。就是说以真诚的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梦想必然会实现。

儒家为什么会讲成呢?因为儒家发展到荀子的时候,小地主阶级已经取代了奴隶主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体。刚刚成长起来的小地主阶级急需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所以强调踏实工作,努力奋斗。而儒家思想就是小地主阶级思想的代表,作为小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儒家当然希望自己所处的阶级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个人层面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希望有所建树,也就是孔子所谓:富且贵,人所欲也。每一个人都希望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永远屹立不倒。

因此,每一个人都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儒家以读书为获取功名的手段,读书然后当官,进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操作性极强,门槛又极低的走向成功的方法。孔子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读书。读完书之后,任何人都有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功名的权利。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去支持呢?

总的来说,不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儒家思想都是深入人心的。由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一套理论,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这就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根本原因。

再来看道家。庄子时代,道家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看着自己的阶级一步步的衰落,看着他们的敌人逐渐成长壮大。庄子心里好受吗?

当然不好受。因此他的心境是落寞的,因此他说:可乎可,不可乎不可。也就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反正一切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一切的一切都无所谓。

这很明显是一种消极悲观的论调。从这种论调中可以看出庄子的无奈:他不想承认失败,但是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他无法改变。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又不愿意去用一些卑微的方法诅咒儒家和小地主阶级。因此他只能说:无所谓了,好就好坏就坏,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一切都无所谓。

在无所谓之后,他主张逍遥游。他觉得人应该啥事都不做,应该每天躺着和蝴蝶说话,看蝴蝶跳舞。这种思想,甚至都有些“不对头”了。

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有多少人会真正的认同庄子的这种思想呢?人们只会在遭遇挫折,遭遇失败的时候,愤怒的说一句“无所谓”!但是当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之后,他依然会收拾自己的心情,依然会努力的拼搏,按照儒家指明的道路,努力前行。

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让儿孙过得更幸福,中国的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儒家给中国人铸就的锲而不舍的,心诚求之的文化精神。

儒家讲诚,道家讲不诚。儒家讲不变,道家讲变。这就是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两种学说的历史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