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段木栽培的工艺流程是什么每个流程之间

怎样根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531/4632315.html

本文系作者魏金娟说三农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段木栽培香菇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段木栽培香菇生产规模逐年下降。与代料栽培香菇相比,段木香菇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栽培工艺相对简单,段木栽培在较长时间内将得以继续延续下去。香菇段木栽培工艺流程如下:选择菇树→砍伐→干燥、截干→打孔→接种→封口→堆叠→菌丝定植→翻堆→菌丝培养→架木出菇→采收。

香菇段木栽培

(一)常用树种及菇木选择:能够生长香菇的树木,称之为菇树。除松、杉、樟、柏等含有芳香油类物质的树木不能栽培香菇以外,一般阔叶树均可选作菇树。由于各类树木营养成分和质地不同,会影响香菇出菇时间、出菇期长短、产量和品质。菇树必须符合不含芳香油类等对香菇菌丝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树皮厚薄适中,且不容易脱离,木材质地坚实适当,边材较多,心材少,富含营养物质。据不完全统计,可用于栽培香菇、木耳、银耳的树种不少于种,其中大多数属于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和漆树科。常用于香菇段木栽培的树种有栎、麻栎、栓皮栎、白栎、蒙古栎、茅栗、枫杨、化香、黑桦、刺栲、苦槠栲、罗浮栲和枫香树等。

在菇树选择上,主要考虑树龄和树径问题。采伐时一定要选择适龄树木,以胸径12~20cm、树龄10~25年为宜。壳斗科栎类是最常用的树种,一般选择胸径10~14cm、树龄10~15年树木。树皮厚度也应适当考虑,树皮较薄的树,如枫香茅栗等,树龄可以大些;树皮较厚的树,如栓皮栎,树龄可小些。薄皮树上香菇出菇快,但子实体菌盖较薄,且菌肉松泡;厚皮树上香菇出菇较慢,子实体菌盖较厚,质量较好。

段木

(二)段木栽培的准备:1.准备菌种、目前我国段木栽培香菇主要采用木屑菌种。菌种准备工作主要是选择适宜的品种、安排菌种生产并检查菌种质量。2.准备场地、段木栽培可以将菌丝培养场所与出菇场所分开,亦可以在同一场地上进行。菇场要求避北风,向阳地,水源近,有树荫,斜坡地在水源不足或较远的地方,应修筑蓄水池。

也可选择地势平坦或稍有坡度,用树枝、草帘或遮阳网等搭建人工荫棚,四周开好排水沟,设置围篱。留下必需的遮阴树,砍除菇场及四周数米内多余的树木、杂草和枝桠,清除并烧毁枯枝落叶及各种腐朽物,铲除杂菌和害虫的滋生场所。适当平整场地,开辟通道,清理排水沟,修筑浇灌水池或购置喷灌设施。在天然荫蔽不足的地方,搭盖简易荫棚。在菇场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有白蚁的场所不宜作为菇场。

香菇段木栽培

3.准备、段木准备段木包括砍树、原木干燥、剃枝截干等工序。(1)适时砍树砍树以物候为准,从秋天树叶三成变黄到翌年春天萌芽之前,均为砍树适期,称为叶黄砍树”。这期间树贮存的养分最充分,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紧密,还有利于栎木类树桩萌芽再生。(2)适当干燥砍伐后的菇树称为原木。原木干燥就是将砍伐的原木适当放置一段时间,调节原木含水量40%~50%(即自由水占木材湿重的40%~50%)为宜。含水量太高,杂菌容易侵入;含水量太低,接种后菌种易失水缩,不能成活。

观察原木断面的裂纹,当断面树心裂纹长度为原木半径的1/2~2/3时,表示原木干燥程度适宜,此时有利于菌丝体定植。若原木树心无裂纹,表示原木偏湿,应继续干燥。(3)剃枝截干原木经适当干燥后,应及时剃枝截干。硬质木材冬季含水量较低,砍伐当天或第2天即可剃枝截干;软质木材水分含量较高,砍伐后需放置7~10d,再剃枝截干。段木长度以1.0~1.2m为宜,枝桠分叉处可保留3~5cm剃枝。剃枝截干后,尽快用新鲜石灰水(1份生石灰加20份水)涂刷砍口及段木两端断面,防止杂菌侵入。

段木栽培香菇

(三)人工接种:通常情况下接种1m3的段木,需要准备6~8kg木屑菌种。1.接种期一般月均气温在5~20℃均可进行接种,以月均气温10℃左右最好;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香菇菌丝生长虽然较快,但杂菌也迅速繁殖,容易造成接种孔污染。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时,接种成活率较高。长江流域最好在3月上旬完成接种,华南地区可在12月至翌年3月接种。2.打孔打孔工具主要有电钻和皮带冲两种,一般选电钻,配备12mm的钻头,效率较高。无电源的菇场可用孔径12mm的皮带冲打接种孔。打孔密度及排列方法不一,应合理密植,深浅适中。通常接种穴呈梅花形或品字形排列,深度为1.8~2.5cm。

3.接种与封口打好接种穴后,应及时接种。接种者双手、菌种外包装及其他用具须用75%酒精擦拭消毒。菌种尽量挖(掰)成小块状,不能太碎,即挖即用,逐穴装填,轻轻压实。接种后须及时封口,一般加盖树皮盖、木片或玉米芯碎片,也可将石蜡加热融化后涂刷在接种穴上。封口要严密,加盖时应锤平密封。蜡层要厚薄均匀适中,粘着牢固。段木接种不宜在风雨天进行,也不宜在阳光直射下进行,可在室内进行,或在搭建的工棚中操作。为了提高定植成活率,打穴、接种和封盖应固定专人操作,流水线作业,全部工序当天结束。

工人在接种

(四)养菌期管理:接种后的段木称作菇木。从菌丝定植到大量出菇,此阶段为菌丝生长期,俗称养菌期。养菌期管理就是根据香菇菌丝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适时调节菇木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状况,使香菇菌丝体能在菇木中正常生长发育。1.堆叠发菌段木接入菌种后,要集中堆叠,促进香菇菌丝在段木中定植和生长蔓延。气温低的地区可采用顺码式,气温高的地区可采用井叠式堆叠菇木,堆底用石块或杂木垫高15cm,堆上盖好薄膜,覆盖枝叶或茅草。通过增减覆盖物,调节光照强度,保持堆内温度。堆温一般控制在15~25℃,每隔3~5d揭膜通风一次,中午气温高更应注意揭膜通风。堆内空气湿度保持在75%左右,若湿度太低可每隔3~5d轻喷水一次,保持段木树皮湿润即可。注意荫棚四周菇木不要被阳光直射,保持荫棚内部空气流通,减少杂菌滋生。

2.翻堆待堆叠期菌丝定植发菌后,应将菇木改为井叠式或覆瓦式堆放,同时经常翻堆。翻堆是为了使菇木之间及菇木各个部位均匀发菌,同时剔除杂菌污染的菇木。翻堆时注意将堆中菇木上下、里外调换位置,将菇木掉头换面。翻堆时间和次数应根据气候和菌丝体生长情况确定。一般在接种后20~30d,选择晴天翻一次堆,无须浇水,促使木形成层尽快干燥,有利于菌丝定植蔓延。春夏之交雨水偏多,晴天气温上升较快,杂菌活跃,及时多次翻堆可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杂菌发生,10d左右翻一次堆。若遇连绵阴雨天气,应抢晴翻堆。多雨季节可在菇木堆上加盖塑料薄膜挡雨,雨后及时揭膜通风。入夏以后天气渐热,雨天较多时15d左右翻一次堆;若雨水偏少,蒸发量大,必须浇水保湿,30d左右翻一次堆。入秋以后,可偏干管理,迫使菌丝体向菇木内部生长。

香菇段木栽培场

3.检查发菌情况段木接种15~20d后,在每堆菇木中随机抽取几根菇木,用小刀轻轻挖开几个接种穴,若穴内白色菌丝已向四周生长,则菌种已定植成活。树皮盖上或者在其边缘形成白色的“菌丝圈”,表明接种成活。若穴内菌种呈黄色干涸状,发菌少或不发菌,则应增加水分。若菌种发霉、变绿变黑,则说明菌种已死亡。

如在一堆菇木中有较多的接种穴菌丝未活,则应抓紧时间重新打孔接种。接种2~6个月之后,手摸菇木有松软的感觉。剖开小块树皮,可见接种穴周围的菌丝体在菇木的形成层呈纺锤形发展,菌丝斑呈粉黄色,具有浓郁的鲜菇香味。接种后半年左右,菇木表层已经被菌丝侵染,菌丝体开始成熟并进入扭结阶段,菇木表面出现瘤状突起,当年秋天可以收到“报讯菇”。

段木栽培香菇

(五)架木出菇: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成熟后,便会在菇木表层扭结形成菇蕾。将完成发菌的菇木移至出菇场地,并摆成人字形或蜈蚣形,即所谓架木出菇。架木出菇时间一般在接种当年秋天至第2年早春,菇木开始出现“报讯菇”的时候。1.出菇场地出菇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以75%~90%为宜,菇木上方荫蔽度以60%~70%为宜,水源条件应该尽可能优于养菌阶段。

2.菇木鉴别菌丝生长良好的菇木树皮表面没有杂菌,紧贴树干,手感松软,菇木变轻,轻叩击菇木会发出浊音或半浊音,剥去小块树皮可见形成层变成黄白色或黄褐色,且具有鲜香菇的香味。如果发现菇木表面有若干十字形裂口,且裂口处或者接种穴边缘已有瘤状突起,表示即将出菇。秋天见到“报讯菇”之后,为了避开冬季干冷天气,一般当年不起架,待到翌年早春再喷水催蕾,架木出菇。

香菇段木栽培

3.喷水催蕾当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5℃时给发菌良好的菇木每天间歇喷水3~5h,连续4~6d。当菇木含水量达到60%左右时,停止补水转入催蕾管理。也可以采用浸水打木法催蕾,即将段木在水池中浸泡6~12h,然后用木棒敲击,此法菇木吸水快,出菇较整齐,但工作量大,菇木养分流失严重。补水催蕾必须一次性补足水分,促使出蕾整齐,菇蕾正常发育。菇木补水后,如遇上低温寒冷(低于5℃)的天气,可使用覆盖物保温。香菇菌丝体一旦扭结成菌柄、菌盖分化明显的菇蕾,即使气温偏低(0℃)或者偏高(30℃),只要空气相对湿度适宜,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4.架木出菇菇木经过补水催蕾后,必须适时架木出菇。常用的架木方式是人字形架木,人字形架木有利于采摘香菇,但占地较多。高温高湿时子实体生长快,产量高,但盖薄柄长,含水量较高,且质量较差。低温干燥时,子实体生长较慢但菌盖肥厚,菌柄粗短,质地致密,质量好。初冬或者早春夜间气温低于7℃,白天约17℃,此时子实体多是品质上乘的亮花菇或花菇,含水量低。有时为了使香菇出菇整齐,常采用木槌或木棒敲击段木,即所谓“惊蕈”。

段木栽培xianggu

(六)采收与间隔期管理:当月平均气温超过18℃或低于5℃时,菇木极少出菇。湖北地区从5月下旬至9月下旬,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是菇木越夏养菌时间;而1月上旬至2月上旬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下,是菇木越冬养菌期。越夏期间注意保护菇木内部菌丝免受高温伤害,适当给菇木遮阴,防止阳光直射,避免树皮晒裂。为防止失水过多,夏天每隔5~6d向菇木喷水一次,每个月翻堆一次。越冬管理主要是将菇木堆放在避风向阳的地方,适当覆盖,保温保湿,避免冻害。产菇时间与树径大小密切相关,树径越大,产菇年限越长,一般可以连续出菇5年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