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半导体或仪器仪表零件的加工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下图这种球头孔的特征,如果使用球刀走外形刀路,则球头部位不是标准球形,不符图纸要求;如果使用球头刀插削加工,底面余量大,球刀容易崩刃,且靠球刀直接成形,对于众多的非标规格球孔加工要定制很多规格的刀具,成本过高;如果使用3D或线框扫描加工,编程又有点麻烦。那么,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加工方法呢?
这种结构属于孔特征,我们在Mastercam孔加工刀路里面好像也没有找到合适这类型孔的加工刀路,但在里面有许多自定义孔循环刀路,固名思义,自定义就是允许使用者自己定义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定义一个能够快速出扩铣球头孔特征程式的刀路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众所周知,Mastercam自定义循环是可以通过后处理来实现,要定义一个加工刀路,首先,要有策略,然后根据策略编写后处理,使后处理按我们的策略生成符合要求的NC代码。下们我们就来一步一步地去制定这样一个刀路。
一、加工策略分析:
球头孔加工,我个人认为,应先用钻头钻孔,去除大量余量,然后再用球刀进行等高扩铣的加工方式最合理。钻头钻孔已有现成刀路,这个已不需要定制,我们只需要制作等高扩铣球孔的刀路就可以了。既然是孔加工,即是选点方式,其次选择点时,是没有孔径参数的,所以要有孔径选项;直身孔部分,使用等距螺旋分层加工,所以要有螺距值选项K1;球头与直身孔相切处,余量越来越大,球刀加工未完全进入前,这段长度的加工间距要小于K1值,加工受力才不会增大,所以这里再设置一个螺距值选项K2;进入球头部位的加工后,使用等分角度加工更合适,故要设置角度选项;球头部位的加工进给要区别直孔部位,因此要设置球头进给参数选项。另外,还需要的加工参数有:直孔部位的进给、安全高度、起始平面、孔深度,最后对以上分析概括如下
1、直孔部位的进给(使用原有的选项)
2、安全高度、起始平面、加工深度(使用原有的选项)
3、螺旋值K1、K2(需要定义)
4、球头进给值F(需要定义)
5、球头等分角度值(需要定义)
6、球头孔直径(需要定义)
二、根据策略编写后处理:
1、在自定义循环19处定义该加工刀路,用于定义各选项的后处理代码如下:
[drillcycle19]1.球头孔扩铣3.球头等分角度值7.螺旋值K18.螺旋值K29.扩孔进给值F10.11.球头孔直径
2、后处理提示信息定义
swarn:选用刀具直径大过球孔,扩孔失败!swarn:球头扩孔等分角度数值过大,你确定要按这个参数出程式?swarn:螺旋值K1或K2参数不能等于0!
3、定义计算用的变量
fmtX2xabs_2fmtY2yabs_2fmtZ2zabs_2fmtZ2zabs_3fmtZ2zabs_4fmtZ2zabs_5fmtX2xabs_mfmtF2feed_2fmtF2feed_3fmtI2iabsfmt2aabs_1fmt2aabs_2sg41:G41sg40:G、球头孔扩铣功能实现代码pdrlcst18#Customdrillcycle18-examplecustomcyclepd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