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东海间引水入岚岛一闸三线平潭段项

白癜风的发作原因主要有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94211.html

「本文来源:新福建」

平潭四面环海,海峡大桥通车前,非舟楫不能往来。动车开进平潭岛,将几代人的期盼变为现实。而今,引闽江之水入岛的奇迹又将上演。

近日,随着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工程(简称“一闸三线”)完工进入倒计时,岚岛即将告别淡水缺乏的历史。这是福建省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64亿元。一闸即大樟溪莒口水闸,是工程的主水源;北线从闽江竹岐段引水至大樟溪莒口水闸,补充莒口水闸枯水期的水量;中线从莒口水闸至闽侯三溪口水库、青口,然后到达长乐;南线从莒口水闸至福清东张水库、平潭三十六脚湖。其中,工程平潭段由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金井湾管道、天岭隧洞3个部分组成,总投资约7亿元,线路总长约13.55公里。

打通这条海岛用水的“生命线”,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海上神兵”,也是“穿山达人”。

海底铺管道“潜龙”待送水

作为“一闸三线”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总投资达4亿元。将4根管径1.22米、长米的钢管下沉海底,是整个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部分。

平潭金井码头位于娘宫渡口西侧,是一个吨级散杂货码头,负责海坛海峡跨海管道施工的铺管船停靠在此。作为项目施工方,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成赞每天都驻扎在此紧盯施工。

海上施工作业,天气永远是最大的“敌人”。“超过6级风,就没办法作业了,强行作业会降低铺管船稳定性,造成海底管道无法铺设至设计位置,还可能增加断管风险。”毕业于浙江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孙成赞,在这个行业已摸爬滚打十四年,年9月因为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项目来到平潭。

孙成赞(右)和工友讨论工程项目进度

海坛海峡具有浪涌强、重度盐雾腐蚀环境、地质复杂、海床岩面倾斜起伏大等特点。“施工难度大在要将4根钢管下沉,并在海底铺平,再与岸上的隧洞口对接。”孙成赞说。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迎来晴好天气,就必须争分夺秒。

“平潭的海况,不像内地的江河,因大风及涨落潮原因涌浪较大,海坛海峡航道最深处28米,水流每秒1.5米,十分湍急。”起笔画下简易施工作业图,孙成赞介绍说,施工要靠铺管船来进行作业。

铺管船的关键设备是张紧器,可将直径1米多的管子紧紧夹住,让管线保持一定的张力,重达12吨的管子方能平缓地落入海底。

项目施工方的重点工作是设计铺管作业线、配备关键性能设备以及最核心的管线铺设应力分析。“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建模计算与现场勘测工作,通过优化管线材料、改进施工工艺、设备适应性改造等措施保证管线铺设的安全。”孙成赞说,海坛海峡管道铺设海况恶劣,铺管船的作业平台要分吊装、组对、焊接、防腐、检测、船舶中央控制等多个作业区,就像一座海上工厂,紧张而高效地运行。

施工人员正在海面下沉管线

相较于普通水利工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项目通过升级优化管材材质、防腐方式等,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我们采用的是新型材料,屈服强度为兆帕的钢管,可保证管线安全,使用年限长达50年。”孙成赞说。

今年7月11日,随着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项目最后一根管道下放成功,标志着跨海管道实现全线合龙。

“我们创造了国内大口径钢管海上水平口成功对接的新纪录。”孙成赞说,项目部提出了先铺设两端、后中间水平口海上对接的施工方法,连续奋战九天九夜,最终成功对接了所有钢管的水平口。

据了解,为防止来往船舶抛锚对管道造成伤害,项目已经进入管沟后开挖、砂袋回填等跨海管道的辅助保护工程阶段。

如今,海坛海峡跨海管道已“潜身”海水之下,静待着正式输水上岛。

穿山打隧洞凿通“生命线”

海坛海峡跨海管道上岛后,通过娘宫隧洞与金井湾管道衔接。走进位于娘宫村附近的隧洞施工现场,工人们对岩壁进行布眼钻孔。与常见的隧洞爆破不同,这里布满了梅花形的钻眼。

“主要是为保护施工周边建筑物以及村庄居民安全,我们将施工方法从原设计控制爆破优化为静态裂解。”58岁的陈明忠是现场的代班管理员,虽然他在全国各地都打过隧道,但作为平潭人在家门口挖隧道还是头一回。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碰到了这么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石头太硬了,洞内石头基本属于二级岩石,像铁一样硬。又不能使用雷管炸药,每天只能掘进二三十厘米。”陈明忠说,去年12月进场到现在,施工一年了,总长米的娘宫隧洞还没有贯通。

陈明忠(左)和工友在隧洞内紧张施工,每天,他都要在隧洞工作几个小时,项目部成了他的家

跟着陈明忠往隧洞里去,我们踏着砂石泥土走了多米,见到工人正用劈开机冲击岩面。

现场开挖工人刘兴明说:“石头太硬,冲击钻头不知道断了多少根,只剩下最后20米左右,预计明年1月可以全面贯通。”

更大的挑战是在天岭隧洞。天岭隧洞由输水隧洞、出水口工程和应急水源洞组成,其中输水隧洞全长为米,往南向经天岭与西楼村附近出洞,通入三十六脚湖。年9月,工程进场施工,年11月完工。

“我们奋战了3年,才把隧洞打通,这是‘一闸三线’工程首个通过完工验收的节点工程。”福建省水投集团(平潭)水务有限公司建管部副经理傅良灿说。

回忆起隧洞开挖,天岭隧洞现场管理人员张国龙直呼太困难了。“天岭隧洞的掘进面仅有3米多宽,比普通的隧道狭窄,掘进过程缓慢。每天也只能掘进约5米,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还需要进行预支护,避免洞内产生塌方。”张国龙说。

现在,张国龙每天要做的是巡查维护工作。“每天早上7点左右进洞,沿途处理排水和维护电力设备,哪里有问题就得立马解决。”张国龙说,他每天都是在底宽3.5米的隧洞中度过的。

4米多高的隧洞,洞壁四周不断有水渗出,洞顶的积水不时下滴,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积水不少,往来十分不便。遇到排水管堵住了,张国龙就用手去疏通,他的双脚都浸泡在水里,泥泞、黄土水顿时灌进雨鞋,裤腿沾满了泥。从隧洞的支洞洞口到掘进面有两公里,一天来回四趟,他至少要耗上两个小时。

“每次从洞里出来,一脱掉雨鞋,双脚都被浸泡得发白。”张国龙最大的愿望是天岭隧洞早日投入使用。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跨海引水。众人都期待着,闽江之水早日从大樟溪莒口到福清东张水库,通过海坛海峡送上岛。该项目建成后,每日引水量将达75万吨,让平潭彻底告别世世代代的缺水难题。

后记

跨越海坛海峡,奔向台湾海峡

据《平潭县志》记载,清代诗人俞廷萱的《龙屿吟》道出了平潭人对水的渴望:“昔闻祈雨最有灵,立沛滂沱动人喜。须臾愿足慰三农,大有丰年遍邑里。”龙屿位于平潭水源地三十六脚湖中央。旧时每逢干旱,人们都会向着龙屿为平潭祈雨,期望浇灌出一湖满盈碧水。

时移世易,历史选择了平潭。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拉开了平潭开放开发序幕。年11月,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要打造成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必须补上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短板。

为彻底解决平潭及闽江口南岸城市用水紧张的状况,“一闸三线”工程提上日程。

年9月,水利部和福建省政府联合批复“一闸三线”工程规划。年5月,工程列入全国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年10月,项目正式动建;年4月,批复初设报告,项目大规模建设启动。

经过4年多奋战,“一闸三线”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明年6月可正式通水。

比水更先到的是大桥。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通车,孤岛连上陆地。年12月26日,福平铁路正式开通,结束了平潭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面通行,这也是祖国大陆离台湾岛最近的铁路。

如今,曾经孤悬海上的平潭,已不再是孤岛。现在,我们期待闽江之水跨越山海而来。

平潭地处海坛海峡和台湾海峡之间,自古以来就扼守着“海上走廊”。因台而设、因台而特,平潭的发展关乎台海全局、关乎长远,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海峡浪涌梦又起。我们更加企盼,从海坛海峡奔向台湾海峡,坐着动车去台湾,闽江之水润泽宝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