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夏天,国产消暑八件套在欧洲火了!
世界气象组织宣称,全球刚刚经历最热一周,欧洲更是变成“大烤炉”,40度以上是家常便饭。“火上浇油”的是,暴涨的电费让开空调成为奢望,大部分欧洲居民都饱受酷暑折磨,甚至有人因高温丧生。
在此背景下,中国小风扇、凉席等“消暑八件套”在欧洲迅速爆火,销量飙升超%。
国内不少网友欢欣鼓舞,称这是“中国制造的又一次胜利”;也有人调侃道:“义乌小商品市场才是最大赢家。”
01十万年来最热一周,“消暑八件套”拯救欧洲
刚刚入伏,央视新闻就传来消息,全球气温最高记录在七天内被连续打破三次。Woodwell气候研究所资深专家佛朗西斯表示,这很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的一周”。
据报道,两个月来全球整体气温升高趋势十分明显,其中以欧洲最为“水深火热”:沿海岛国意大利温度突破40度;能看到北极光的挪威部分水库几近干涸;墨西哥小镇高达49摄氏度,多人在近日一场热浪中丧命……
俄乌局势也为这个“最热夏天”添了一把火。失去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欧洲电费价格飞涨,英国甚至达到了每度电80元,开一会儿就能烧掉三天工资。社交平台上欧洲网民哭诉:“上帝啊,根本开不起空调!”
上帝还没回应,来自中国的台扇、光伏储能小空调等“消暑八件套”站了出来,将欧洲人民从酷热中拯救!
据跨境平台数据显示,“消暑八件套”在欧洲大受欢迎,其中国产太阳能风扇在英、德等国三小时内销量激增%,凉席、手摇扇单日增长超%。
我国出口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深圳口岸出口欧盟的电风扇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64%。国内部分厂商表示:工厂24小时不停转,订单都已经排到8月份了。
如今的欧洲街头,随处可见中国消暑装备,tiktok上有博主对此感激涕零:“感谢中国,它们救了我的命!”
02中国制造只靠低价?大错特错!
“消暑八件套”畅销海外,却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部分老外认为,这些产品技术十分低级,不过又是一次“中国低价式胜利”,上不了台面。
这着实是井蛙之言。近年来,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突破不断,从北斗系统、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到鱼子酱、榴莲等国外“高级货”的国产繁育,成就可谓辉煌。就连美日长期领先的生科领域,我国也早有布局,取得喜人进展。
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曾言:“人与血管同寿”,这句话在年得到“医院”梅奥诊所的证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心血管止衰科技“Vesselvital(中文名:心益维)”,其核心成分可以在48天内焕活硬化血管、清除老衰细胞,成功让受试鼠延活30%。
日企率先完成商业化落地,成果心益维通过京JD东进入国内,很快在国内中老年人群中走热,不出两个月便斩获千万营收。翻阅其评论区,不少人表示其对于脱发易累、头晕少觉等问题有缓和作用:“熬夜加班有救了”“开一天会都不晕了”。
然而四位数的门槛将大部分需求者阻挡在外,心益维当前的产能也远不能满足我国2.6亿老龄人口需求。好在国内科研人员也不落人后,毕业于北大的刘光慧教授,也成功通过基因编辑kat7实现延活25%生存期。
而在更多领域,我们已经实现超越。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车企仅用10年时间换道超车,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军者。今年一季度国产汽车出口量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拿下75%的全球市场份额。
日本燃油车企曾花钱买下比亚迪最新款,花费数月拆解研究,最终不得不无奈承认:“我们造不出来!”
种种先例都在表明,中国凭借先进的制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美媒《密尔沃基独立报》表示,即使面临地缘效应和供应链问题,当前全球制造业仍以中国为中心。所以“中国制造全靠低价”的争议根本站不住脚。
03人民日报:推动中国制造抵达更多“极点”
中国制造业成果屡次获得全球瞩目,与我们在“极端制造”领域的突破有很大关系。
“极端制造”被认为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顶尖水平,体现在尺寸和性能上突破现有技术上限。简而言之,若是缺乏极端制造能力,就会遇到“天花板”,极有可能受制于人。
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自身科技,不断壮大极端制造能力。湖南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研究人员潜心钻研20多年,终于打破国外垄断,造出硬质合金微钻。其直径仅为头发丝八分之一,能在指甲盖大小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精准打出个钻孔,且钻头不弯不断。
在手撕钢领域,我国科学家苦研个日夜,不仅成功突破国外0.02毫米的工艺垄断,还突破现有工艺上限,造出0.毫米的手撕钢,并宣布永不对欧美出口!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从硬质合金微钻到重型运载火箭,从碳纤维到“手撕钢”,只有推动中国制造抵达更多“极点”,掌握更多“独门绝技”,才能厚植制造业优势,在更多技术领域攀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