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钻井井下工具研发团队
春分时节,鄂尔多斯盆地钻井生产正忙。3月24日,走进长庆钻井总公司工具公司,弧光闪烁、车床飞转,一个个PDC钻头从生产线下来,准备装箱。除此之外,水力振荡器、套管悬浮器、堵漏工具等加工车间,也是快马加鞭、加班赶制。长钻自研井下工具已实现批量生产,正源源不断地被运往钻井一线。
一直以来,长庆钻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持续推进“双链”融合,成立井下工具研发团队,聚焦钻井实际需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整合资源、集智攻关,让科技人员的创新“小宇宙”加速释放,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持续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走出了一条创新研发的新路子。
在研发团队建立时,长庆钻井坚持打破专业壁垒,让设计、编程、加工、制造以及现场管理服务人员加入团队,实现团队协作、专业互补。在20人的团队中,老中青梯次配置,达到人员有序接替的目的。从当前研发方向来看,近钻头方位伽马、变径稳定器等工程地质导向领域有序拓展,持续勾勒出新的发展应用图景。
产品好不好,关键在于现场应用。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自研钻头在油井市场占有率达到90%,气井也接近30%。水力振荡器除应用到大平台、长水平段之外,在小井眼井、套管开窗侧钻井也实现了规模应用。而破裂板式套管悬浮器,在长水平段下套管作业中,使用效果超过预期,与同类产品相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路并不好走,不仅要甘坐“冷板凳”,而且要容忍一次次的失败。以钻头研发制造为例,研发团队也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历程,从当初的阴阳模打样、胎体烧结,到目前的自动化车床加工,从当初的手绘图纸到目前的电脑出图,每一段历程都倾注了研发人员的大量心血,每一次进步都是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的结果。
经过多次改进,长庆钻井成功开发出井底流场分析和自动设计模块,拥有能满足区域所有井型全尺寸钻头设计加工能力,而且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个性化”改进,有力保证了市场竞争力,年生产能力达到只。去年施工的国内陆上最大水平井平台—华H平台,全部使用自研钻头完成,单只钻头以米创造最长“一趟钻”水平段纪录。
随着油田产建模式的转型升级,对井下工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在“大平台+长水平段”水平井施工中,每口井在井底需要绕出一个大圆弧,井眼轨迹一直在曲折中前进,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急速攀升。在水平段施工中,钻具平躺在井底蠕动前行,动力传递大打折扣。为此,研发团队经过几次改型,设计研发水力振荡器,让钻具在纵向和横向上抖动起来,有力减轻了摩擦阻力。该工具一经投放,深受一线员工青睐,并且受到国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