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四川硬核教授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再获

年12月24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表彰了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成都理工大学刘清友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油气钻井高效钻头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荣获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朱海燕教授荣获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刘清友,年10月出生,重庆开县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并负责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年12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钻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石油钻头及装备的理论、实验、产品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国际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获国家首届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杰出创新奖、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年、年院士增选均进入第二轮评审有效候选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刘清友校长

过去我国石油装备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针对这一局面,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与团队协同合作,建立了钻柱系统动力学,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套领先的理论模型及软件平台,突破卡脖子技术,并在牙轮钻头及金刚石钻头设计生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年以后,我国的核心钻头设计、加工基本实现自主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完全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此后,刘清友又围绕深井、深水、页岩气等不同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探索个性化钻头设计、生产方法,为我国能源开采提供了生产效率高、开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动力源。

创新无止境,刘清友校长还向海洋进军,参研海洋石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在不足为外人道的攻坚克难背后,刘清友再次啃下一块硬骨头。

朱海燕,年生,安徽亳州人,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非常规油气压裂的岩石力学理论、实验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国家计划专题、博士后面上/特别资助项目、油田横向科研项目等20多项,研究成果在川渝页岩气、胜利页岩油与致密油工业化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2和第15)、二等奖1项(排名第1),获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专利奖(排名第1)。入选年度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年度美国岩石力学学会未来领袖计划ARMAFutureLeaders、年度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年6月23日至27日,第53届美国岩石力学与地质力学年会(53rdUSRockMechanics/GeomechanicsSymposium)在美国纽约举行,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朱海燕教授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并成功入选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mericanRockMechanicsAssociation(ARMA))未来领导者计划(FutureLeadersProgram)。

朱海燕教授入选美国岩石力学学会FutureLeaders证书

年12月10日,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承办。大会发布并表彰了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获奖单位和个人。成都理工大学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优秀专利奖1项,这也是学校首次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优秀专利奖。

能源学院朱海燕教授作为第2完成人的项目低渗致密油藏簇式支撑高导流压裂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荣获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之前大会共收到全国项科技进步奖申报,最终颁发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5项,二、三等奖共项;此外,朱海燕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岩屑-岩心-井眼-储层多尺度的页岩储层三维可压裂性评价方法,荣获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优秀奖。

据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的行业性科学技术奖项,每年度评审授奖一次,旨在奖励在全国石油和化工科学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