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杆砸杆:使用机锁杆施工钻进,当孔深达到定深度钻杆伸出了-4节,钻杆下管内驱动键与下节钻杆外键机锁台机锁,传递轴压,达到单斗钻深反转解锁,如果钻杆未解锁或未完全解锁,提钻过程中,第二节或第三节钻杆被带起,如果机手一直未发觉带杆,被带起钻杆达到一定高度掉落,便发生了砸杆。
偏孔砸杆:钻杆管体之间的间隐是有限的,如果偏孔严重钻头产生别杆应力,钻杆管体向一侧偏压,形成了摩擦阻力,无论是下放卡滞,还是提升剐蹭,都有可能造成砸杆。
磨损卡滞:钻杆上转环,下管顶口,内外驱动键,磨损形成楔形倒角,造成两个构件在扭矩轴压或冲击力作用下,卡滞起形成带杆砸杆。(注:摩阻杆同样发生此类故障)
掉物砸杆:吊锚架、随动架提引器、绳卡以及钻杆本身,小的构件,螺丝螺母等,掉人钻杆管体内,形成卡滞或卡杆,有可能引发砸杆。
盲目操作:钻杆上挡环、下管项口,长期使用形成楔形倒角,机手下钻速度不控制,节点冲击力大,致使上转环与下管卡在一起,可能造成砸杆;此外,机手经验不足,没有监测负载异常、节点振动、冲击及声音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带杆或卡滞现象,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打滑:钻头打滑,持续加压,但钻头并未进尺,只是管体之间摩擦,某节杆被顶起,当加压行程到底,钻杆之间摩擦阻力消失,被顶起的钻杆掉落砸杆。
冻结砸杆:在寒冷地区施工,无论是机锁杆还是摩阻杆,如施工泥浆静压工艺或地下水丰富,提钻后停机较长,可能造成钻杆冻结在一起,下钻过程中出现砸杆。
倒渣卡杆:多种钻杆缓冲装置,如弹簧、碟簧、橡胶甚至没有缓冲装置,以及流水盘结构差异,再加上各个厂家的动力头结构差异,在提钻倒渣时,需要下压盘下压钻头传动装置打开底门(双底钻),此时可能造成第一-节杆底口卡在动力头驱动键上,第二节钻杆直接下钻,由于夜间视线或机手疲劳,未及时发现,下钻孔底转动动力头,被卡在动力头上的第一节钻杆从高空落下,悲剧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