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穿衣服,恐怕是离不开绣花针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了。骨针是用大的鱼刺制作,针孔应该是用坚硬的尖石头连磨带钻制出来的。骨针在我国使用的时间非常久远,直到后来随着金属的大量使用才被淘汰。
进入文明时期后,古人学会了使用青铜器,于是就出现了铜针。应该是将铸造好的铜条敲打成为比较细的铜丝,然后将一头敲扁,用尖锐的石头等工具磨出针眼,然后用手工将针孔周围多余的部分磨掉,最后再磨出针尖,这样一根针就完成了。
直到春秋末期,有了铁器,可以使用铁制的钻头,在较粗的铁丝上钻一小圆孔,然后用锤轻轻敲打,使铁丝延展,于是针孔就变长了,最后用两块磨石,中间夹着针,搓动磨石,针就会磨得锋利圆润。
至于制造钢针,则是铁针出现多年后北宋时期的事情了。在宋代,针的制作工艺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当时的人们采用低碳钢丝冷拔来获得不同粗细的针,制作一个小小的针需要磨制、冲眼、渗碳、淬火等繁琐的步骤。在那个时候,针的制造工艺就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工艺方法。当时还出现了一家有名的“济南刘家功夫针店”,用正在“捣药”的“白兔”作为商标。这家店铺声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便民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做出的承诺看上去信誓旦旦,不知道制作的针到底质量如何。
到了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记述了制针的具体方法:把铁块锤成细条,然后用一把钻有小孔的铁尺,把铁条从孔中用力拉过,细铁条便成为粗细均匀的铁线了。逐寸剪断铁线,锉尖一端,另一端锤扁。在锤扁的那端钻上孔——针鼻,打磨平,针的初步形态就出来了。接下来的步骤则变得非常有意思,古人竟然把这些半成品的针放到锅里,用细火慢炒,简直就和做菜一样。炒好了,还要和土末、松木灰、豆豉等“佐料”在锅里一块儿蒸一下。蒸完起锅后还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淬火。“淬火”这道工序十分重要,不但关系到针的软硬程度,而且可以使针具有不易生锈的特性,这种针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古人造针真的是从“铁杵”开始的,但绝不是用磨制的笨方法,如此说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就非常可疑了。这个故事出自宋朝人写的书里面,说不定是作者为了号召大家勤奋读书而杜撰出来的。甚至可能在李白身上真的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那个磨针的老太太是李白的父母故意请来教育李白的吧。
现在的针则是用专业的机床制作出来的,普通人是没有条件仿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这种东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难得一见,只是随着十字绣的流行,一些女孩子又迷恋上了针线,古代人用来缝补衣服的小小的针,竟然也可以化身为时尚。